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好孩子稚奴(1 / 2)

和佳芝猜想的一样,李二凤真的是疯了,他被长孙无忌和魏征这些人给巴拉巴拉了一顿之后委委屈屈去的咬着小手绢算是勉强同意了叫太子把家搬到东宫去,但是淑景殿还是要保持原来的样子,因为太子要随时在皇帝的身边便于“学习”!省的太子不能尽快的学会一个储君所需要的一切本领。尽管是这样,皇帝还是觉得自己的稚奴被抢走了,为了补偿可怜的稚奴,李二凤陛下立刻是爱心泛滥,他抽筋的下旨要给稚奴充实后宫。美人什么的,要多多的塞进去,现在太子只有一个庶出的儿子,为了子孙繁盛,要多多努力!

长孙无忌和魏征对着李二凤陛下在太子事情上的抽筋已经是无语了,反正是太子么,充实后宫也是迟早的事情。而且目前看来太子身边只是一位太子妃,却是说出去太难看了。于是魏征长孙无忌也只好不再讲话,放任着李二凤陛下以这种方式表示他的疼爱了。

可惜事情的受益者一点也不喜欢耶耶的决定,以前稚奴只是想着李承干总是很冷淡,李泰飞扬跋扈,自己没什么学习压力,只要是耶耶布置的功课只要认真的完成就成了。虽然书本上的知识读了一肚子在里面,可是太子不是专门的背书机器,自己跟着耶耶上朝时间很短,而且是事不关己,李治在朝堂上也没特别用心的学习皇帝御下之术,对着地方上的政务刚刚是半懂不懂,对着军事上的事,也就是听听军报什么的,稚奴还没上过战场,更不明白军事的精妙。

以前做晋王的时候这样的成绩就足够了,稚奴在皇帝身边长大,他自然清楚自己的地位,你没事把自己搞得比太子还对政务熟悉,底下大臣们还没提出解决方法,你倒是成了万事通。锋芒毕露是很危险的事情。况且稚奴刚刚接触这些也不可能一上来就能和李二凤陛下一般深沉老辣。

李二凤陛下干脆是把长孙无忌派给稚奴当贴身的特别辅导,还增加了好些的东宫侍读,这些侍读们都是皇帝千挑万选出来的翰林和世家子弟,一下子太子身边还真是人才济济了。班底不错,稚奴更感受到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的,尤其是长孙无忌的第一节课。长孙无忌对着稚奴这个外甥以前的观感只是稚奴是个老实的孩子,没有承干的我行我素,也没有李泰的持才傲物,更不会像是李福那些皇子们有的只知道贪婪获得财物或者是一门心思的花天酒地,只知道射猎有宴饮好的多。说起来李治的才能虽然称不上是才比子键,才高八斗,也是中上以上,只要好好地学习,也是个可造之材。

长孙无忌曾经一度很担心自己妹妹最小儿子的性格,被皇帝一直养在身边,真是宠溺无比,想想自己和妹妹的小时候,从小失去了亲生母亲的庇佑,不被继母见容,只好寄住在李家。因此长孙兄妹和李二凤的情分才是真正称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呢。和当初比起来稚奴虽然小小年纪没了母亲的保护,看着李二凤陛下对稚奴和兕子的疼爱,长孙无忌都开始担心皇帝会把妹妹的小儿子养成个女孩子的性子。心无城府,将来怎么办呢?没心没肺的,将来陛下不在了,就是个安稳的王爷也当不上啊。

谁知道在李忠的满月宴上稚奴的作为却是叫长孙无忌眼前一亮,作为养在皇帝身边的皇子,稚奴应该明白皇帝给李忠办宴席只是个针对承干的缓兵之计。可是晋王竟然能把这条缓兵之计演绎的天衣无缝,在人前只是表现出来一个被皇帝娇宠的皇子用该有得意洋洋和漫不经心。长孙无忌坐在皇帝的身边,却是清清楚楚的看见了晋王头上紧张的汗水和袍子底下的软甲还有那把藏在袖子内的锋利匕首。

看起来晋王是准备充分,尤其是长孙无忌想起这些在甘露门看见的晋王的卫队们,竟然是一反常态的各个枕戈待旦,随时处在战备状态。他曾经问过稚奴,得到的回答只是他想去游猎,所以叫侍卫们随时准备,好一有时间就出发。想到这里长孙无忌暗笑,什么样的游猎需要穿着铠甲呢?

接下来废立太子的风波,稚奴不动声色几步棋叫长孙无忌更加刮目相看,在那天跟着皇帝探视了被魏王给吓坏的晋王之后,回到家里的长孙无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望着案子上供奉的观音像,长孙无忌在心里对着已经登上极乐世界的妹妹说:“稚奴已经长大了,他确实是你的最值得骄傲的儿子。继承了你的温柔宽和和坚韧。你要我保全所有的孩子,我已经决定了该怎么做了。”

于是在给新任太子的第一堂课,长孙无忌直言不讳的说:“殿下新登储君之位。但是陛下年纪是三位嫡子中年纪最小,承蒙陛下恩宠在身边养育,殿下论治国经验比不上废太子承干,论在读书人和朝臣中的声望和才干比不上魏王。然而为什么圣人会选殿下做储君呢?”

长孙无忌的话直接戳中了稚奴心里面最隐秘的地方,稚奴在心里哼一声,暗想着还不是四哥太张扬跋扈,有点忘乎所以,寡人也就是沾上了好出身和没势力不糊涂的印象分和被饿了几天,在耶耶面前上演了一出哀兵必胜的戏码么?

虽然是这样想着的,但是稚奴还是站起来恭恭敬敬对着长孙舅舅一躬到底:“我实在是忝居其位,还请舅舅教我。”

李治心里想着自己能坐上这个位子也要多亏了这位舅舅,以前长孙无忌刻意避嫌,对着三位长孙皇后留下的皇子总是不不远不近,不咸不淡的保持距离。一直到了承干的事情出来,长孙无忌才正式跳出来表示自己的倾向。稚奴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耶耶总归是父亲的心思,想要保全三个儿子,稚奴一向是温和孝顺的,皇帝自然不会担心等着太子登基之后对自己的哥哥们动手。

可是稚奴更发现自己这个太子实在是不能和承干同日而语,虽然东宫的人马配制的整整齐齐的,可是在政事上稚奴还是个菜鸟,李二凤身边的得力大臣对着新上任的太子也不买账。稚奴明白坐在这个位子上不是一劳永逸的,承干做了十几年太子,声望远胜于自己还不是照样被掀翻在地。跟着舅舅有肉吃,稚奴成了个好学的好学生,一心一意的跟着长孙无忌学了。

对于自己这位外甥兼学生的表现,长孙无忌很满意,在下课闲谈的时候,长孙舅舅貌似漫不经心的提点一下小外甥:“殿下还未到弱冠,还不宜沉迷声色。圣人疼爱殿下,然而,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长孙无忌巴拉巴拉的讲了一番好色如好德辩证关系。太子初立,正是大家眼睛盯着李治刚亮相头一句的时候,千万不要给人家留下好色的印象云云。

有了长孙无忌的提醒,稚奴更加坚定了要推掉充实后宫的心思。对于选美人,稚奴根本没想这个,一来成亲以来,他和佳芝过得很不错。而且和佳芝在一起,稚奴觉得很舒服,以前那两个宫人,只是一种很单纯的**关系。等着李忠出生的时候,稚奴在面对佳芝的时候总是觉得嫩有种羞愧的感觉。

等着成为太子,稚奴更加对着嫡庶之分和未来的规划有了更具体的想法。佳芝是自己的妻子,出身高贵,性子温柔,她生出来的儿子一定是最聪明的。嫡长继承制几乎成了一种基因,稚奴理所当然的认为将来继承自己一切都必须是嫡出的儿子,原因很简单,耶耶是嫡子,(虽然不是长子,那是因为李建成被耶耶干掉了。这个原因稚奴选择无视了)自己也是嫡子,将来继承他的也必须是嫡子!

可是为什么现在还是没什么动静呢?稚奴面对着长孙舅舅和那些太子师傅们堆过来的作业和耶耶交代的政事,觉得自己的时间空前的紧张。他要尽快的赶上以前十几年拉下的储君课程,还要和小吃货抓紧蒸包子。第一项是有点困难,因为储君课程也不是稚奴故意拉下的,那个藩王也不会吃饱了撑的学习如何当太子。第二项,稚奴表示很有兴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