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胜已经给了那个传话的小内侍打赏了,小内侍对着晋王深深一躬,小九转转眼睛说:“还有谁在耶耶那里?”
“方才谏议大夫和长孙司空来了,现在圣人在甘露殿,并没有召见任何人。”小内侍想想又说:“奴婢出来的时候,似乎见到圣人也派了人去东宫传话,宣召太子过来。”
小九挥挥手,对着身边的内侍说:“换衣裳,我要梳洗一下再过去。”内侍和宫女们赶紧服侍着晋王特别换件新衣裳,重新打扮一下才出去。
稚奴带着一群人慢慢的向着李二凤陛下的甘露殿走去,耶耶这是要把三个儿子全叫来身边吃饭啊。可能是要当着太子和魏王的面说清楚这次大张旗鼓的给魏王换地方是为了什么。看样子耶耶是打算要换掉太子,太子哥哥也不要多心了,这样我也省的担心站错队。小九这样想的,李二凤陛下也是这样想的。
太子最近的行为是有点偏差,但是在李二凤看来这些都是太子身边的小人挑唆的,尤其是那个叫什么称心的娈童就是带坏了太子的罪魁首之一。李二凤对着魏王编纂的括地志很满意,这个孩子真的很用功,虽然他的那点小心思李二凤陛下也不是不知道,只是太子之位已经定下来了,魏王虽然颇有文才,但是在待人处事上还需要学学。
等一会把三个儿子全叫来,父子四人在一起把心里话说出来,太子要学会体恤关心自己的弟弟,自己也不能真的天子万年,有了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前车之鉴,李二凤深深地知道长生不老就是个神话。自己总有撒手的一天,等着承干登上帝位,李二凤陛下最担心的就是小胖子李泰和稚奴李治了。皇帝只最没有安全感的职位之一,皇帝的亲兄弟和皇帝之间可不是单纯的兄弟关系。就是平民之家,在分家的时候也是经常闹出来兄弟阋墙的事情。几亩薄田尚且如此,何况是整个天下呢。
自己不断给李泰施加恩宠,就是为了给太子一个警醒,叫他能够注意自己的行为。危机感有的时候比苦口婆心更有用处,就像自己当初在做秦王的时候,要不是建成和元吉步步紧逼,自己也不会——“启禀圣人,魏王刚才出宫去了。”小内侍细声细气的嗓音打破了李二凤陛下的思路,他不悦的对着小内侍飞去一个眼神,那个小内侍被皇帝的眼神吓得一下子恨不得趴在地上。
李二凤不甘心的问:“魏王怎么出宫了?”
小内侍无法哭丧着脸说:“魏王也没说什么,只是气呼呼的走了。”魏王一向是难说话的,我们这些内侍们根本不在人家的眼里。我们也不是活的不耐烦了,谁要是敢问一声可是活的不耐烦了。看着皇帝身上散发出来阴沉的气息,小内侍只能艰难的说:“好像是魏王听见了谏议大夫和长孙司空的话脸色就不好。后来就——”
刚才褚遂良和长孙无忌来给皇帝进谏,自己的书案上还摆着魏征关于皇太子和其他诸王的待遇区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长篇报告,里面把皇帝股过分的宠爱魏王将造成的不良后果魏征一二三四五的写了不少触目惊心的可能后果出来。
青雀还是沉不住气啊,这个孩子将来要成就大事可是需要更多的磨砺呢。李二凤陛下的脸色阴晴圆缺的变了一会,就在小内侍要哭出来的时候,李二凤陛下终于是开恩的挥挥手,那个小内侍赶紧退出去了。还是晋王的脾气好,魏王太难说话了。我们这些做内侍的真的太难了。
正在皇帝郁闷的时候,口耐的稚奴欢欢喜喜的来了,见着自己的小儿子,李二凤陛下的心情离开好起来。哼,还是小稚奴最可爱了,多关心自己的耶耶啊,其实算起来自己对着三个儿子也不是真正的能做到端平一碗水的地步。没办法谁叫朕是皇帝呢,太子得到了皇帝最多的期望,青雀得到了很多的帮助,只有稚奴,在三个儿子里面其实是得到自己疼爱最少的。结果只有小稚奴对自己从来没有什么不满的。
小九兴致勃勃的和耶耶说自己看了什么书,大慈恩寺修建的如何了,方才自己在长安的街上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反正是东一句西一句的,但是稚奴讲的情真意切,李二凤陛下听的津津有味。
阳光一点一点的消失在甘露殿前面甘露门的门脊上,内侍这个时候进来请示皇帝是否要传晚膳呢?李二凤陛下恍然大悟的发现已经这样晚了,稚奴要饿了,可是李二凤陛下忽然想起一件事:“太子如何不来?”
这会不仅内饰和宫女们恨不得自己立刻变隐形,就是小九也有点不自在了。半天才有个内侍豁出去的禀告:“太子说生病了,不来了!”
李二凤陛下脸色黑了几分,稚奴赶紧打圆场:“想来是太子哥哥的病还没痊愈,不如把兕子妹妹叫来可好?”李二凤陛下半天才咳嗽一声,叫人把兕子找来。
正在这个时候一阵喧哗伴随着晚风从东宫那边传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争取双更,亲们求包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