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646章 石破天惊(2 / 2)

勃列日涅夫看着巨大的欧洲地图上,那一片片代表着北约军队的、密密麻麻的蓝色箭头,他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了。

他明白了。这是一个圈套。一个龙国和白头鹰国联手为他挖好的、巨大无比的圈套。

他如果敢在远东重启战端,北约的钢铁洪流,就会毫不犹豫地从波德平原碾压过来。

到时候,他将面临两线作战的灭顶之灾。他赌不起。

他沉默了良久,整个办公室里,只能听到他沉重的呼吸声。

最后,他拿起了通往谈判代表团的红色电话,用一种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的、疲惫不堪的声音说道:

“告诉龙国人……”

他闭上眼睛,咬了咬牙,一字一顿。

“放行,让我们的孩子回家。他们的条件……我们答应了。”

最终,一纸协议,为这场震惊世界的边境战争画上了句号。

龙国军队,在监督熊军完成撤离和装备移交后,也陆续撤出了斯科沃罗季诺等深入敌境的区域。

表面上看,龙国似乎放弃了大部分占领的熊国土地。

但实际上,一份关于“海参港及其周边地区主权回归暨港口租借”的补充协议,才是这次谈判最大的果实。

虽然协议规定,未来五十年内,熊国海军仍可租用港口的部分码头,

但海参港,这座漂泊异乡百年的游子,终于名正言顺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五十年后,熊国的军舰再想威胁龙国的心脏地带,将不得不从上千公里外的港口出发,漫长的补给线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噩梦。

而龙国的太平洋舰队,则获得了一个梦寐以求的、真正意义上的深水不冻港。

此战之后,林楚生的名字,在世界军事圈内,几乎被神化。

从脚盆战争的牛刀小试,到解放战争的横扫千军,再到朝鲜半岛的惊天逆转,直至今日,将不可一世的红色帝国按在地上摩擦。

五大常任理事国,除了自己,剩下的四个,都被他以各种方式揍了一遍,而且每一次,龙国都能全身而退。

同年,《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了一张东方面孔。

照片上的林楚生,身着便装,目光平静深邃,背景是天门城楼的剪影。

标题只有一个词:“thehelsan”(掌舵者)。

内文用大半篇幅,详细梳理了他从无到有,缔造并指挥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所经历的每一场关键战役。

战争的硝烟散去,脱下戎装的林楚生,又一头扎进了国家建设的浪潮之中。

龙熊一战,让白头鹰看到了巨大的战略价值,两国关系迎来了一段短暂而宝贵的蜜月期。

林楚生毫不客气,凭借着穿越者的先知和几十年来培养出的庞大科技人才队伍,如同海绵吸水一般,疯狂地从西方吸纳着各种先进技术和理念。

半导体、计算机、材料科学、航空发动机……一个个高精尖项目,在他不计成本的推动下,纷纷上马。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蜜月期不会长久,但林楚生却把“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硬是靠着厚脸皮和不对等的“技术交流”,为龙国的工业现代化,抢出了至少二十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