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封电报,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他的脸上。
他派出的外交代表团,飞机还没在燕平落地,对方就已经用实际行动,给他递上了一份新的、让他根本无法拒绝的“谈判筹码”。
“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勃列日涅夫愤怒地将一叠文件扫落在地,
他那浓密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他们这是在逼我!他们真以为我不敢再打下去了吗?!”
外交部长葛罗米柯,那个永远面无表情的“苏联先生”,此刻也一脸凝重地站在一旁,低声说:“总书记同志,问题是,我们现在拿什么去打?
远东的部队已经失去了作战能力,从欧洲调兵,最快也要半个月。而我们的几十万孩子,可能连一个星期都撑不下去了。”
勃列日涅夫颓然地坐回椅子上,他感觉一阵阵的眩晕。他知道,自己输了。
在林楚生那快如闪电的、不按常理出牌的攻势面前,他的一切盘算都落了空。
现在,他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反击,而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把那几十万士兵从那片该死的土地上接回来。
谈判,在燕平的一座戒备森严的宾馆里,正式开始。
熊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库兹涅佐夫,一上来就摆出了强硬的姿态,
严厉谴责了龙国军队“背信弃义”地扩大战火,并要求龙国立刻无条件撤军,恢复到冲突前的边境线。
龙国的外交部长,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他只是平静地听着,
等对方慷慨激昂地说完后,才慢悠悠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张最新的远东军力部署图,铺在了谈判桌上。
“库兹涅佐夫同志,”他指着图上那个被龙国军队死死掐住的斯科沃罗季诺,
“在讨论撤军问题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讨论一下,贵国被我们包围的这三十多万部队的人道主义救援问题?据我所知,他们的粮食,可不多了。”
库兹涅佐夫看着那张地图,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
他知道,接下来的谈判,将不再是外交辞令的交锋,而是一场赤裸裸的、被按在地上进行的利益分割。
与此同时,一封被后世称为“戌申谏言”的绝密内参递交到了最高决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