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放慢了。
那架翼展超过三十米的庞然大物,先是猛地一震,随即,
从被击中的地方,爆开一团刺眼的火球。火球迅速膨胀,吞噬了整个机身。
轰隆——!
一声沉闷的巨响,在高空中传来。那架不可一世的“獾”,
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在空中翻滚的火团,无数燃烧的碎片,如同天女散花般,向着四面八方飞溅。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紧接着,天空中,爆开了一团又一团更加巨大的烟火。
轰!轰!轰隆!
一架又一架的图-16,被那些如同长了眼睛的白色长矛,精准地命中。
有的被拦腰炸成两截,有的发动机起火,拖着长长的黑烟,
像没头苍蝇一样在空中乱转,有的则在空中直接解体,化为漫天飞舞的金属残骸。
五万公斤的重磅航弹,没有机会落向地面,而是在高空中,被提前引爆,为自己的载机,献上了一场最为壮丽的葬礼。
天空,下起了一场钢铁与火焰的暴雨。
刚刚还惊恐万状的城市居民,从防空洞里探出头,目瞪口呆地看着头顶上这如同神迹般的一幕。
他们看到,一架又一架的敌机,如同被猎人精准击中的飞鸟,
拖着滚滚浓烟和烈火,旋转着,尖啸着,向着远方的大地坠落。
那景象,壮丽而又恐怖,如同末日审判。
为轰炸机群护航的米格-21编队,彻底被打蒙了。
飞行员阿廖沙,是一个刚从航校毕业不到一年的年轻人。
他呆呆地看着雷达屏幕上,那些代表着友军轰炸机的光点,一个接一个地消失。
他看着舷窗外,那地狱般的一幕,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凝固了。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只看到,那些从地面升起的白色死神,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机动轨迹,轻松绕过了轰炸机抛洒的干扰箔条,精准地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这不是战争,这是单方面的屠杀。
他的手在剧烈地颤抖,连驾驶杆都快要握不住。
他按住通话按钮,用带着哭腔的、完全变了调的声音,向远在西伯利亚的基地,疯狂地呼叫着:
“基地!基地!听到请回答!我们遭到了前所未见的攻击!是地对空导弹!数量……数量无法统计!”
“轰炸机群完了!重复一遍!轰炸机群完了!”
他的声音,因为恐惧和绝望,在嘈杂的无线电频道里,显得异常尖利。
“他们的导弹……他们的导弹……像长了眼睛!!”
克里姆林宫,最高会议室。
这里的气氛,比西伯利亚的寒流还要冰冷刺骨。
巨大的红木长桌旁,坐满了苏维埃最高级别的元帅和政治局委员。
每个人都面沉似水,一言不发。
赫鲁晓夫站在长桌的主位上,手里捏着那份刚刚从远东传来的、用鲜血和燃烧的钢铁写成的战报。
出击图-16轰炸机一百零八架,米格-21护航机七十二架。
返航,不足三十架。
其中,图-16轰炸机,仅有三架因为提前抛弃炸弹、极限低空突防,侥幸逃脱,还带着一身的弹孔。
其余一百零五架“獾”,连同机上超过六百名最精锐的机组成员,永远地留在了龙国的领空。
赫鲁晓夫的手,抖得像秋风中最后一片枯叶。
那张纸,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不敢,也不愿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