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这个部长,不是为了权,而是想把我脑子里的一些东西,尽快变成现实。
我向各位首官立个军令状,五年之内,我要让我们的钢铁产量翻两番!
十年之内,我要让我们自己的飞机,飞上我们自己的蓝天!”
这番话,掷地有声。
没人知道,他脑子里装着的,是一个领先这个时代几十年的完整工业体系和科技树。
他知道该在哪里找矿,知道该优先发展哪些项目,知道如何用最少的资源,走最快的捷径。
这些,是他最大的秘密,也是他为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准备的最好礼物。
最终,他的请求被批准了。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新龙国最年轻的元帅,三军总司令,没有待在戒备森严的燕平总部,
反而像个奔波的工程师,成天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不是出现在东北的矿山,就是出现在西北的戈壁。
他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冒着浓烟的工厂,和尘土飞扬的工地上。
时间来到1950年的初夏。
国内的战争和大规模的剿匪工作,已经基本接近尾声。
整个国家,像一个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手术的病人,虽然虚弱,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常海市,浦江东岸,一处刚刚挖好了巨大基坑的工地上。
这里,是林楚生亲自规划的,新龙国第一座年产量将达到百万吨级别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他站在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上,脚下是湿润的泥土,耳边是机器的轰鸣和工人们的号子声。
这里,在未来,将是龙国面向世界的门户,一座真正的超一线城市。
而现在,他正在为这座未来的辉煌之城,亲手奠定第一块基石。
他正低头看着一张巨大的工程图纸,听着常海市市委书记有些紧张的汇报。
“林总司令,按照您的指示,一号高炉的地基已经完成了初步浇筑,
熊国专家对我们的施工速度表示非常惊讶……”
林楚生没说话,只是用铅笔在图纸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画了个圈。
“这里的排污管道设计有问题。角度太平,口径太小。
现在看不出问题,等钢厂全面投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一多,这里就是第一个堵点。
到时候再来返工,费时费力。让设计院马上改,口径扩大百分之三十,坡度再加五度。”
市委书记和旁边的总工程师,听得一愣一愣的,冷汗都下来了。
他们研究了半个月的图纸,都没发现这个问题,
结果这位林总司令,就看了一眼,便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
他们不知道,林楚生脑子里,装着后世无数次血淋淋的教训。
就在这时,他的秘书张文,领着一位穿着得体,气质端庄的中年女人,快步走了过来。
那女人大约四十岁上下,戴着一副细边眼镜,眉宇间,和林楚生有几分神似,但更添了几分书卷气。
她看着眼前这个穿着工装,满身尘土的“三军总司令”,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一丝笑意。
林楚生抬起头,看到来人,脸上的严肃瞬间融化,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
他大步走上前,给了那个女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二姐!你可算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