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外出打工没有绝对的偏见。但是,我觉得一个人在家乡有一份合适的工作,建设好自己的家乡,让自己的家乡变成天堂,总比投奔别人的家乡要幸福!”
赵小姩说完这话也有点小激动,端起水杯,又喝了几口。
张伟华和宋建国被这番言论深深震撼到了。
如果这些话是出自一个县领导之口,没什么好惊讶的。
但是从一个小裁缝嘴里说出来,真得让人刮目相看。
突然之间,他俩感觉全县人的幸福都和自己息息相关了。
赵小姩站起来,给他俩的水杯里又添了些茶,轻声道:“您二位守土之责已经完成,建设之功待建,落凤山的路就是咱们的英雄路,咱们梅花山采石场是退伍军人当家,以后一样可以建功立业!”
张伟华和宋建国激动地站了起来,给赵小姩行了个军礼,赵小姩也还了一礼。
三人就此话别,好像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张伟华和宋建国顿时感觉心里找到了坚定的方向,退伍后回地方搞建设所产生的各种迷茫,在此刻全部消散。
建设一个梦想中的梦泽县,让人人都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成了二人的理想。
在这个说理想讲奉献的时代,二人就像装上了强大的发动机,回去后把所有的同事都发动了,把“建设梦泽,人人有责”的标语刷在石墙上,作为大家共同的奋斗目标。
后来他们也用男儿的热血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梦泽县后来富甲一方,纺织和建筑业名列华国前茅,各种农副产品不仅远销五湖四海,还会作为名优特出口创汇。
这一切的开始都起源于最初的心念:小而美,藏富于民,安居乐业,人人幸福。
而此刻的人们还走在艰苦奋斗的路上,大家不怕一无所有的穷,就怕穷的连理想和希望都没有了。
只要理想还在,希望的火把就会点亮,人们就会找到通往幸福的方向。
秋意浓,赵小姩又购进一台毛衣编织机,招了一位离婚残疾妇女常招娣当毛衣编织工。
常招娣腿跛,是小时候髋关骨发育不良,没有得到有效照顾导致的。
那时候的大人们忙着生存,又是一个女娃,也没有用心好好照顾。
第一次生娃的常招娣的娘,自己还是个没成年的孩子,就生了第一胎。
稀里糊涂的,就把常招娣的腿养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