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17章 大学生活(2 / 2)

专业课听不懂,学不会,刘旭的心思,便花在了其他方面。大专也是大学,学校里有各种社团,从开学的那天起,刘旭就积极关注和参与。他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传媒,喜欢文学,喜欢写作,因此报了三个社团,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记者团、学院文艺部。

在大学生艺术团里,他跟艺术团的学哥学姐们,学唱歌,学跳舞。在大学生记者团里,他跟大二年级的学长们,学写作,学采访,学改稿。在学院文艺部里,他参加部里的各项活动,迎新晚会,文艺汇演,以及学院各项活动的筹备等等。

刘旭每天忙的不可开交,白天上课,晚上就去各个部门,参加活动与学习。这倒是让他在大学里,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也的的确确,学了不少东西,长了不少本领。最起码,五音不全的他,开始会唱歌了。四肢不协调的他,学会了一些鬼步舞。

尤其是写作,学长们教他,怎么写公文,怎么写新闻稿,怎么修改稿件,记者团里摆放着很多书,写作类的,文学类的,团员们可以在晚上,坐在记者团专属的办公室里,在这读书到深夜。

很多个深夜,记者团的办公室里,都会亮着灯,刘旭跟团员们坐在一起,读书、写作、改稿子,交流和探讨。

专业课是学不会了,自己也不想学了,不光是自己不想学,班里二十多个学生,没有一个想学的。开学最初,每天的专业课,还能来十几个学生。几个月后,专业课的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可教室里的学生,零零散散的,只有几个人。当然,这几个人当中,也包括刘旭,刘旭很是好奇,倘若大家都不来上课,都不好好学习,学校真的会让这二十多个学生,都顺顺利利的毕业?

也许会吧,刘旭在心底里道,法不责众,大家都不学,都不来上课,学校会怎么办?会让这一个班的学生,都拿不到毕业证书?那大家当初交了学费,想来这混个毕业证的想法,岂不是都落空了?到时候,学校怎么对这些学生,对学生的家长交代呢?

当然,专业课的老师也说过,咱们这个专业,是有些枯燥,你们坐在课的考勤,保证一周来上几节课,最后,我会让你们毕业的。

有了老师的这句话,刘旭放心了,看来在这混三年,最后也能给个毕业证,这句话是真的。所以刘旭的心思和时间,也就不在专业课上了,他也学着其他同学的样子,时不时的逃课,但他逃课,不是像其他同学那样,要么窝在宿舍睡觉,要么对着电脑打游戏,或者三五成群的去网吧,或者去市里逛街购物,吃饭喝酒。

他不去上课,要么就是参加社团活动,学他想学的东西,要么就是去记者团的办公室,在那读书看报,写稿改稿。他还自告奋勇的,加入了学院杂志社的编辑部,每天接收学生们的投稿,和编辑部的同学们,一起挑选好的稿件,审核稿件,修改稿件,编辑稿件,排版布局,在学院杂志社上发行。

当然了,他还发现了另外一个,自己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学院的图书馆。建材学院虽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院也有图书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杂志、以及中外名着、哲学类、文学类的种种书籍。图书馆上午9点开门,晚上9点关门,刘旭会时不时的跑到图书馆,在那一待就是半天。

尤其是周六日,其他同学,都是三五成群的出去玩,或者聚在宿舍,呼天喊地的打游戏。刘旭则在图书馆待一整天,中午饿了,就去学校食堂吃饭,吃完饭继续回到图书馆,趴在桌子上,午睡一会。醒了后继续看书,一直看到图书馆晚上九点关门。

同学们都说,刘海峰是个另类,来这上三年,就是混个毕业证,至于每天往图书馆跑吗?刘海峰不以为然,在心底里道:道不同不相为谋,竖子不足以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