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79章 认为虚张声势(2 / 2)

李儒话音刚落,刘煜却镇定如常。

“五万援军?我却不信。

若是这般,齐国岂非空虚?”

“主公明鉴,虽如此说,但田忌与匡章之死触怒齐王,故齐王倾全国之力攻燕。”

李儒忧心忡忡,似燕国危矣。

正在此时,刘煜开口道:“不过是虚张声势。

齐王若要进攻,需看他齐国是否有足够的实力。

齐国坐拥一方,五万大军驻扎临淄,若倾巢而出,魏韩定会袭击其后方。”

……

“主公之意是?莫非齐国并无太多援军?”

“自然如此,这正是孙膑的妙策,李儒,你须多加留意,才能分辨真伪。”

“你是聪慧之人,但孙膑非同小可。”

刘煜话音刚落,李儒点头致意。

“主公所言极是。”

“然而韩信率一万士卒,如何对抗李牧廉颇?主公,此子虽立下军令状,却年少稚嫩。”

纵使韩信领兵十万,也难敌李牧廉颇。

毕竟李牧、廉颇皆为名将,非凡之辈。

他们领军作战,武勇过人,尤其李牧。

李牧的统帅之才,在七国之中堪称翘楚。

“无须忧虑,我信韩信,若他败北,便让他去养马。”

……

“主公善于识人用人,但我对韩信实在不抱信心。”

“那你的对策呢?”

李儒向刘煜拱手道:“主公,我的方案是派甘宁将军前去。”

“若韩信败退,甘宁将军可将其斩杀;若韩信得胜,甘宁将军带些酒肉前去,当作庆功。”

刘煜眉头紧锁,“这是你准备的应变之策,此前不得擅自行事。”

“主公尽可安心,韩信若真有大才,绝非池中之物。”

“我信主公能交付兵权于他,但若韩信心怀异志,那也是无奈。”

刘煜话毕,李儒领命而去。

随即,李儒安排甘宁前去边境探查。

与此同时,廉颇与李牧率五万大军抵达燕国边境。

望着燕国景色,二人皆觉赏心悦目。

却见韩信率一万兵马驻防,不禁莞尔。

廉颇抚须大笑:“李将军,我听闻刘煜非凡人,然依我观之,不过如此。

赵军压境,他仅遣此小部应对,实在轻视我等。”

身为名将,廉颇自不屑韩信这点兵力。

而李牧则神情凝重:“将军莫急,虽汉军人少,实则不可小觑。

我军虽广布百里,互为掎角,然汉军可攻可退,全然不惧。”

廉颇冷哼:“李将军莫要危言耸听,区区连营,不过是虚张声势。”

又道,“刘煜麾下定无猛将,我当严阵以待。”

廉颇未再多言,即刻领军向汉军营地进发。

汉军营中,韩信正专注查看地图,两位副将侍立一旁,心中满是疑惑。

“将军观此地图已许久,敌军压境,望将军速做决断,切勿疏忽。”

副将提醒道,“若此刻敌军来犯……”

“稍等。”

韩信举手示意众人暂停。

两人疑惑地看着韩信,不明白他的意图。

韩信双手环抱胸前:“李牧、廉颇皆为赵国名将,他们久经沙场,深知用兵之理,绝不能轻视。”

“在此之前,我们或许可以用火攻……”

“火攻?”

两人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韩信的说法荒唐至极。

现在竟还提火攻?其中一位副将说道:“将军莫要玩笑,以火攻对付廉颇和李牧的军队根本不现实。

他们占据高地,火攻毫无意义。”

“反倒是我们在低地布阵,才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

韩信微微一笑:“二位是否怀疑我的计划?”

“非是怀疑将军,而是火攻根本行不通。

我们追随陛下多年,熟知用兵之道。

将军此计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两位副将表现出不屑的态度,韩信继续说道:“可知我为何设下如此多的营寨?”

“这……”

两将皱眉问道:“不知,请将军指点。”

“我所说的火攻,是诱敌深入后方能成功。

只需按照我的布置,在这些空营中点燃大火,便可制胜。

稻草已备好,只需再添油,一切就绪。”

“速去准备,在营中放置干燥稻草,并泼洒油脂,届时敌军一旦进入,只需点燃火箭,便可将他们彻底焚毁!”

韩信果断下令。

“遵命,将军!”

两位副将顿时振奋起来,之前还认为韩信只是虚张声势,但如今发现他确有谋略,决定采纳火攻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