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63章 听从(2 / 2)

眼前的局势毫无胜算,心底的失落如刀割般撕裂了他的信念。

回忆往昔,意气风发的自己如今只剩无奈,唯有遥望天际,满心酸楚。

而城下,刘煜正静静等待他的答复。

这一刻,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正带领徐州百姓进行的最后挣扎,不过是一场注定无果的徒劳呼喊。

那么,身为枭雄的曹操,该如何抉择?

秋风卷落叶,曹操城头,仰天狂笑。

无人得见他此刻扭曲疯狂的表情,但那笑声中尽显英雄迟暮的哀伤。

他手握长剑,穿透夜色凝视远方。

四野狼烟弥漫,刘煜的大军围困四周,即将发起总攻。

曹操放下长剑,停下笑声,站在城墙上朗声说道:“刘煜,你胜了,赢得漂亮。

我曹操,认输。”

城下刘煜听见曹操的笑声,抬头看向城头,只见一人孤立,依旧傲然。

刘煜遥望城墙,静静等待曹操的话语。

“我,曹孟德,出身官宦之家,少年时便立志成就大业,欲革新的大汉朝廷。

因父推荐,步入仕途,然而,朝堂犹如泥潭,外戚专权,十常侍把持政权,致使民生凋敝。

愤怒与无奈驱使我拔剑反抗,当日刺杀董卓未果后,誓言要改天换地,让百姓免受饥寒之苦。”

曹操的声音响彻夜空,字字句句直击人心,令城下士兵无不震撼。

城墙上的战士们也曾是普通百姓,对他的遭遇感同身受。

曹操眼中坚毅,目光炯炯,续道:

“我曹孟德才识平庸,家境无法与拥有四世三公根基的袁绍相比,出身更难与汉室宗亲的刘表并肩,至于能力,自然也无法企及你刘煜。

你从并州起步,名震天下,连袁绍和刘表都被你击败,那场官渡之战更是耗尽了我的全部家底,纵使我再如何自负,也不得不承认败了,彻底地败了。”

每个字,每句话,都似锋利的刀刃,深深刺入曹操心中。

对于一位骄傲的英雄而言,承认失败与不足是极难之事。

刘煜听后,脸上并无轻蔑之色,唯有对曹操的敬意。

城头上的曹操,宛若一出展现中原历史的活剧,历经坎坷,即便前路绝境,仍从未放弃心中的宏伟抱负。

他的话带着悲怆,以英雄迟暮的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令刘煜也感同身受。

风愈发刺骨,落叶在空中翻飞,城外百步之内烈焰熊熊,将昏暗的夜色映照得如同白昼。

所有人都目光聚焦于曹操,这位披甲执锐的勇者。

徐州将士、荀彧等人注视着他,期待听见他的最终抉择。

曹操立于城头,双手稳如磐石般握着剑柄,夜色中他反而镇定,火光映照下,面容苍白而深邃。

深吸一口气,月色让他轮廓模糊,曹操语气平缓:“你说得对,如今再逼迫徐州百姓拼死一搏,明知无望却硬要挣扎,这绝非英雄所为。”

“我曹孟德,一生可为英雄,可为奸雄,可为豪杰,但绝不做挟持百姓的卑劣之人。”

此言一出,仿若打破了压在心头的巨石,四周一片寂静,士兵们屏息凝神,仿佛听见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曹操从剑鞘中抽出长剑,毫不犹豫地刺向胸口。

噗嗤!

文若,我走后……曹操转向荀彧,声音略显沙哑却坚定,决绝的眼神难掩劫后余生的复杂情感。

我命徐州守将开城,相信刘煜会给予你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会为百姓带来希望。

你的才能非凡,可惜我未能为你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荀彧闻言,鼻尖一酸,千言万语哽在喉间,却无法吐露。

他凝视曹操,目光中尽是无奈与不舍。

还未等荀彧开口,曹操已拔出倚天剑。

城头灯火通明,剑光一闪,仅余曹孟德一声闷哼。

瞬息之间,他身形旋转,随即直挺挺倒地,剑刃嵌入脖颈,鲜血在暗夜中蔓延。

刹那间,天地寂静,唯有风声与火光相伴。

曹操离世,刺骨寒风穿透城内,将无尽冰冷送至众人心里。

荀彧等人低头不语,气氛压抑至极。

鼓声渐起,下邳城厚重的大门缓缓开启。

沉重的轧轧声中,城门徐徐洞开,荀彧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刘煜策马而来,身披黑衣坐骑,身后精锐兵士严阵以待。

荀彧怀抱着曹操的,注视着刘煜,这位掌控全局的英雄人物,心中百感交集。

月色清冷洒落城头,映照出刘煜坚毅的身影与冷峻面容,他目无表情地打量周遭,死寂的城楼、静谧的晨光、空旷的街巷,一切尽收眼底。

下邳城中,刘煜紧蹙眉头俯视地上的。

曹操,一代霸主,如今化作尘土,与孙权同赴黄泉,又一位传奇落幕。

刘煜深深呼吸,席地而坐,凝视曹操的,心中泛起阵阵悲凉。

徐州各处城池待接管,待此地彻底安定,天下亦将归于太平,这片天地的征程便告一段落。

不过,还有一个交州尚未涉足!

徐州,昔日烽火连天,如今唯余晚风轻拂断壁残垣,满目萧瑟。

曹操自刎终结乱世,荀彧麾下徐州将士无人敢于异议或反抗。

尘封的司马府内,荀彧面无波澜地发布最后一道指令,眼眸间尽是决然与悲壮。

“曹公已逝,我等当止戈息武,徐州诸城,自此听从刘煜将军调遣!”

荀彧的话语在大厅内回响,仿若寒风掠过人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