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62章 军师。(2 / 2)

曹操声音低缓,语调间隐现担忧。

荀彧未答,低头沉默,仅余静寂与无奈。

曹操面色微沉。

荀彧的沉默如锋利长剑,刺破曹操的幻想。

他伫立城头,胸中豪情壮志,是否终成笑谈?荀彧的默认表明他知道荆州扬州之事,深知众人已无希望。

战事压力让他难以呼吸,他转头扫过城墙士兵面庞。

每张脸都写满疲惫。

曹操苦笑着摇头,他们投身此战,或许只为果腹,仅为生存。

当前局势毫无胜算,心中堆积的失望如利刃般撕裂了曹操的信念。

曹操回忆起昔日的壮志豪情,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如今只能仰望苍穹,满心苦涩与无奈。

而城外的刘煜正等待着他的抉择。

此刻,曹操终于意识到,这场为徐州百姓而发起的最后一战,不过是一次徒劳的挣扎与不甘的呼喊。

身为乱世枭雄的曹操,又该如何决断?

“文忧,尽管我们实力雄厚,也不能轻视任何对手。

曹操虽败,却是乱世英雄辈出;袁绍虽弱,四世三公的根基依旧深厚。”

刘煜语气低沉地说,“此战关乎我军未来,绝不可掉以轻心。”

李儒闻言,立刻收起笑意,恭敬答道:“主公教导,属下牢记于心。

即便胜券在握,我们也不敢疏忽大意。”

眺望徐州远方,李儒补充道:“曹操等人连战连败,丢掉了青州与兖州,即便他们能重新集结部队,也难以成为我方威胁,天下大局已定!”

随着两人的交谈,大军正向徐州进发。

士兵步伐整齐,铁甲交击声在广袤平原上回荡,如同战鼓催征,激发着每个人的战斗意志。

统一全国,是每个雄主的梦想,刘煜亦不例外。

刘煜爽朗的笑声在旷野间回响,充满自信与豪迈,令身旁将士无不振奋,他们坚信,在这位君主的带领下,天下再大也无所畏惧。

“从并州起兵以来,战场征战从未失败。

尤其是昆仑镜之旅,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刘煜神情激昂,“然而,天下广阔,变数难测,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但刘煜依然保持谨慎:“说天下已定尚早,荆州与扬州的情形尚未明朗。”

李儒是一位沉稳的谋士,他对刘煜的警戒之言深表赞同:“主公英明,荆州与扬州确为心腹大患,然贾文和智计无双,若再辅以我军之力,即便固若金汤之地亦可攻克。”

话音未落,远处尘土漫天,一队人马格外引人注目。

尘埃中,一面大旗迎风招展,上书“甘”

字,气势逼人。

刘煜眸中闪过一丝精芒:“主公,是甘兴霸回来了!关于荆州扬州的消息,尽可问他。”

甘宁,字兴霸,现归附于刘煜麾下,以其勇猛深受刘煜倚重。

其部下杀气腾腾,虽满身尘土,却难掩战意。

待队伍抵达,甘宁一马当先,至刘煜前翻身下马,恭敬跪拜:“见过主公!”

刘煜伸手扶起他:“兴霸一路劳顿,快来谈谈荆州扬州的情况,那边的信件我尚未收到。”

甘宁略作迟疑,展开地图简述道:“主公,依令我率军迂回江东,贾诩军师已先行攻破荆州防线,我们合力拿下江东,此战大局已定。”

李儒听罢,唇角微扬。

荆州扬州既定,只剩徐州与交州未平。

交州是否收复无碍大局,因其远离内陆,不足为虑,只需夺取徐州,天下便属刘煜所有。

届时,行赏……

刘煜听罢甘宁的报告,欣喜不已,对甘宁大加赞赏后,又问:“你为何从徐州方向而来,莫非是刺探敌情?”

甘宁笑道:“我确实去探察了敌情,曹操与袁绍虽在徐州集结兵力,但人心离散,士气低迷,即便有精锐之师,也难以施展。”

刘煜闻言眉宇间浮现出一丝得意,转头看向李儒:“文和,看来徐州一役,我方胜算颇大。”

李儒含笑点头,对甘宁投以赞许的目光后,转向刘煜道:“即便胜算在握,亦不可掉以轻心。

曹操足智多谋,袁绍根基深厚,若他们孤注一掷,也非易与之辈。”

刘煜正色道:“文忧言之有理,切莫因小失大。”

随即下令全军戒备,强化巡查,严阵以待。

夜色渐浓,营中灯火摇曳,古老的战歌随风传开,似在唤醒岁月长河中的英魂。

赵云平定青州后赶来会合,此时四大名将齐聚,觥筹交错间笑声回荡全营。

忽而,赵云提出疑问:“荆州、扬州竟如此轻易平定,其中有何玄机?”

他话锋突转,目光中满是不解。

太史慈随之附议:“是啊,荆州、扬州怎会这般容易归降?我记得刘表等人的实力不容小觑。”

甘宁放下酒杯,面容在火光中明灭不定,饮尽一大杯酒后,缓缓开口道:“这一切皆因贾诩军师妙计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