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座人中不只是张佳胤心存畏惧,提供了会堂的主人家汪道昆也被白榆的凶猛攻势打怕了。
“眼下我们还能做什么?”汪道昆下意识的对徐中行问道。
徐中行咬牙道:“我说的很明白,请高层介入,白榆这点小打小闹肯定扛不住!”
王百谷插话说:“先等我明后日见了大宗伯?”
徐中行答话说:“不用管礼部大宗伯了!我们再往上找,直接找最顶层的!”
众人对徐中行的话迷惑不已,汪道昆问道:“不妨把话讲清楚了。”
徐中行环顾一圈后,说:“你们都是可信之人,那我就不瞒着想法了。
我认为,我们如今应当投靠徐阶徐阁老!”
会堂中顿时安静下来,众人都不说话了,等着徐中行进一步解释。
徐中行稍微停了一会儿,心里盘算清楚了,才又继续说:
“白榆有严党为靠山,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层出不穷的奸计百出,然后没人管他!
我想明白了,如果我们没有强大靠山,没有足够权力来撑腰,面对白榆就只能被动挨打。
我们与严党有深仇大恨,不可能去投靠严党,所以我们的选择就只有徐阁老了!
除了徐阁老,没有人能与严党抗衡。
我也相信,徐阁老一定会接纳我们,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徐阁老隐忍多年后,今年亮明了反严的大旗,急需党羽充实力量!
第二,我们这些人里,有不少六部郎署官,都是朝廷大衙门的实权中层,这是徐阶尤其需要的人手!
所以我们复古派与徐阁老完美契合,称得上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众人皆以为然,徐中行分析的确实有道理。
他们这伙人不但能把持文坛舆情,还是一群官员,只在场人物里面就有户部郎中、兵部郎中、刑部主事。
而且他们也是可靠的反严人士,徐阶完全没道理不接收。
不过张佳胤有点担忧的说:“我们复古派兴起,就是先辈们从反对空洞矫饰的宫廷馆阁文学开始的。
如果投靠徐阁老,岂不就相当于向馆阁文学投诚,违逆了我们的文学理念?”
徐中行觉得张佳胤今天屁话真多,急躁的说:“生死存亡之际,还管什么理念不理念?
事不宜迟,如果诸君没有其他意见,我们就联名投帖,今天我亲自送到徐府去!”
会堂里响起了一阵欢呼声,显然大多数人都赞同了投靠徐阶这个提议,谁不想抱个金大腿?
张佳胤长叹一口气,没再出言发表反对意见。
他眼睁睁的看着,文学之争变成了党同伐异的门户之争,然后现在又要从门户之争变成政治斗争了。
徐中行只看到了投靠徐阶的好处和收益,但却忽视了卷入高层政治斗争的巨大风险。
难道严党是稻草人,只知道一动不动吗?
但这时候,张佳胤再说什么都不合适了,他感觉自己就是被同道们裹挟着蒙眼向前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