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未来的千古一帝,靖朝国祚绵延近八百年的最大功臣。
这才八九岁,要是不小心折腾没了。
上哪儿找第二个啊!
“是啊!陛下,我觉得此举不妥!明明可以直接派人假扮九皇子,震慑北疆蛮夷啊!”右相直接点明道。
庆帝摸摸鼻子。
他确实知道可以择人假扮。
但这不是御花园里,他听到小九那些精妙绝伦,却略微有些上不得台面的计策,觉得非常适合用在北疆人身上嘛!
但为了儿子的面子,皇帝陛下嗫嚅片刻,没有将小九泼金汁、夜哭郎等等损招吐露出来。
罢了,他这爹当的确实不尽心,给儿子背次黑锅不算什么。
不过皇帝陛下还是不想被重臣们批评自已考虑不周,所以清清嗓子道,“但小九若是留在宫中,就太显眼了,所以我才想将他安排进去往北疆的队伍里。”
此言一出,不仅没有得到任何臣子赞同的目光。
反倒是被众人盯了半晌。
显然这群老狐狸也知道,不能对皇帝陛下露出嫌弃的表情,但还是流露出一两分无语。
难怪九皇子殿下根本不亲陛下。
这种爹,多亏了自个地位崇高,无人能及,不然非得被夫人揪着耳朵骂不可。
右相打破宣室殿内的沉默拱手道,“陛下,臣有一计,可解陛下担忧之事。”
软榻上端坐的诸位重臣纷纷扭脸望去,有些好奇机敏的右相会有什么法子。
皇帝陛下也颔首,示意他直说便是。
右相启唇,不疾不徐答曰,“不若让九殿下跟臣同去云州,调查云州门阀世家被屠一事。前去云州的队伍便于前往北疆的同日出发,这样便鲜少有人能看出端倪。”
众人恍然,对啊!
刚刚他们因为吏部尚书所言,云州刺史疑似是天幕曝光的巨贪郡县的叔叔,送来的奏报极有可能进行了语言加工,所以商议派身体最为康健的右相前去云州调查。
右相前去云州,毕竟是御笔亲书的监察御史。
云州刺史就算想搞小动作,也没那个胆子。
不必九殿下孤身前往危险肆虐的北疆。
难怪人家能年纪轻轻当右相呢!
这脑子可比他们灵活多了,重臣们自叹不如。
两日后。
洛阳城门口,两支有数名身披甲胄兵卒的队伍缓缓前行,左侧带着数车的粮食辎重。
围观的黔首们左右问问,便知晓了这是前往北疆镇守的军队。
而右侧那架被兵卒护送的宽敞马车,则是代天巡狩的当朝右丞相。
众人的眼睛紧紧黏在四匹皮毛油亮、神俊异常的高头大马,眼睛里的羡慕都快溢出来了。
他们不由感慨若想改变一家老小的命运,还是得督促娃娃读书,等顺天帝继位后考公务员,当大官!
站在城楼上给右相送行的文武百官们。
无人注意到。
右相车架边多了个年岁不大的小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