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窗边时,苏宛清习惯性地往下看。停车场里,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树下,林志远靠在车旁,手里拿着手机,似乎在打电话。他今天穿的是那件深灰色的西装,是她去年帮他挑的,说“这个颜色显稳重”。
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他忽然抬起头,目光正好对上她的视线。
苏宛清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想往后退,却看见林志远先笑了。他挂了电话,对着楼上挥了挥手,然后指了指她的胸口,又指了指自己,像是在确认她是不是别了胸针。
她也笑了,对着窗外比了个“谢谢”的手势——是他们过去常用的小默契,不用说话,一个手势就知道对方的意思。那时在项目组,开会时她要是需要补充资料,就会悄悄比这个手势,林志远就会从抽屉里拿出她要的文件,趁别人不注意递过来。
林志远看见她的手势,又笑了笑,然后拉开车门,却没有立刻上车,而是从副驾驶座拿了个东西,对着楼上晃了晃。苏宛清眯起眼睛看,像是一杯热饮,是她喜欢的热可可,加半糖。
她知道,他是在提醒她,别忘了喝热的。住院这几天,医生反复叮嘱她要少喝凉的,她随口跟小张提过一句,没想到林志远也记着。
夕阳渐渐沉下去,把停车场的树影拉得很长。林志远终于上了车,车子缓缓驶出停车场时,他又朝楼上看了一眼,对着她的方向,轻轻点了点头。
苏宛清站在窗边,直到车子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回到办公桌前。她拿起补充报告,翻到第一页,看见林志远在“项目对接人”那一栏,把自己的名字划掉,改成了小张的名字,旁边加了句备注:“苏总监身体未愈,暂不参与现场对接。”
她拿起笔,在备注后面添了一行字:“已阅,同意。下周一起参与线上会议。”写完后,她把报告放进文件夹,又看了看胸口的旧胸针。
竞争回避协议还在抽屉里,红色的印章印在纸上,醒目得很。公司的规定、部门的界限、刻意保持的距离,这些都还在,像一道道看不见的红线。但苏宛清忽然明白,有些东西,是比红线更重要的——是加班夜的热可可,是暴雨里的伞,是修好的胸针,是不用说话也能懂的默契,是就算刻意疏远,也藏不住的关心。
她拿起手机,给林志远发了条消息:“胸针收到了,谢谢。补充报告已阅,下周见。”
没过多久,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志远的回复,只有简单的八个字:“好好休息,下周见。”
苏宛清看着屏幕,笑了笑。她把手机放在桌上,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落在胸针上,泛着温暖的光。她知道,下周开会时,他们还是会像之前一样,隔着一张桌子,称呼对方“林总”“苏总监”,讨论工作时会刻意保持距离,但她也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加湿器的声音轻轻响着。苏宛清拿起城西项目的方案,翻到标着蓝色重点的那一页,开始认真看了起来。窗外的梧桐叶还在落,秋天还没过去,银杏叶应该快黄了——去年他们说过,要一起去看银杏林的,或许今年,还能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