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86集:《3D打印技术的伦理应用规范》(2 / 2)

实验室里恢复了安静,只有打印机运转的轻微声响。林砚之看着屏幕上缓缓成型的人工关节,指尖轻轻抚摸着《伦理承诺书》的复印件——那是她贴在电脑旁的,上面有她用红笔圈出的一句话:“技术可以突破边界,但不能突破良心。”

第二天上午,林砚之刚到公司,就被通知去参加紧急会议。会议室里,总经理坐在主位,旁边是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张教授,陈凯则坐在角落,脸色难看。

“昨天晚上,我们收到了一份匿名举报,说有人试图用非医疗认证材料进行人体植入打印。”总经理的目光扫过全场,“经过审查委员会的调查,发现林砚之工程师及时制止了违规行为,并保留了相关证据。”他看向林砚之,“公司决定,任命你为‘医疗打印伦理监督专员’,负责制定更详细的《3d打印伦理应用规范》,同时扣除陈凯总监本季度的绩效奖金,记大过一次。”

张教授推了推眼镜,补充道:“现在3d打印技术发展太快,很多企业只看重利益,却忽视了伦理风险。林工,你的规范里必须明确三点:一是医疗打印材料必须经过三重认证,二是定制化打印必须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标准,三是所有打印流程必须全程录像,接受审查委员会的监督。”

林砚之点点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草稿:“我已经根据这三点,初步拟定了规范草案,里面还加入了‘患者知情同意书’的模板,要求医生必须向患者详细说明打印材料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会议室里的人传阅着草案,张教授看着其中一条,忍不住点头:“这条‘禁止为健康人群打印美容性植入物’写得好。现在有些机构为了赚钱,给健康人打印‘高鼻梁假体’‘下颌骨假体’,完全不顾术后可能出现的排异反应,这就是典型的伦理失范。”

陈凯突然开口:“我承认昨天的做法不对,但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如果咱们的规范太严格,会不会失去客户?”

“失去客户不可怕,失去信任才可怕。”林砚之看着他,“上个月,咱们接到一个海外订单,对方要打印‘定制化义肢’,但要求用回收塑料做材料。如果咱们答应了,虽然能赚一笔快钱,可回收塑料里的有害物质会伤害使用者。最后咱们拒绝了订单,却因此获得了国际助残组织的认可,他们现在把咱们列为‘优先合作供应商’。这就是伦理带来的长期价值。”

总经理赞同地说:“林工说得对。现在国家正在制定《3d打印技术伦理监管条例》,咱们提前制定规范,不仅能规避风险,还能在行业里树立标杆。”他拿起笔,在草案上签下名字,“就按这个草案执行,下周组织全公司培训,同时把规范发给所有合作医院和客户。”

散会后,林砚之走出会议室,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身上。手机响起,是周明远发来的消息:“患者手术很成功,医生说人工关节的适配度非常好。谢谢你,林工,守住了技术的良心。”

林砚之笑着回复:“这是我应该做的。”她抬头看向远处的黄浦江,江面上的货轮正缓缓航行,就像3d打印技术的发展——需要稳步前进,更需要守住航向,不被利益的浪潮带偏。

下午,林砚之在整理规范草案时,女儿突然打来视频电话:“妈妈,老师今天夸我画画好看,说我以后能当设计师!”

林砚之看着女儿稚嫩的笑脸,轻声说:“那你以后设计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不管做什么,都不能伤害别人,知道吗?”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知道啦!就像妈妈打印的关节,是用来帮助别人的!”

挂了电话,林砚之将规范草案的标题改成《3d打印技术伦理应用规范(试行版)》,在末尾加上一行小字:“技术服务于生命,伦理守护着技术。”她知道,这份规范不会是终点,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还会出现新的伦理问题,但只要守住“不伤害生命”的底线,就不会迷失方向。

窗外的黄浦科技园渐渐热闹起来,研发楼里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就像无数个坚守伦理的“林砚之”,在用技术的光,照亮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