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06章 醍醐灌顶(2 / 2)

"拆台

"!关键是昭文帝还真听了,当场让人把金鞍卸了,熔成银子充当军费——家人们,这就是格局!知道啥叫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不是靠炫富!】

【我跟你们说,昭文帝这点特像现代人——不搞封建帝王那套

"皇权独尊

",反而觉得

"听劝的才是聪明人

"!

魏征就像他的

"价值观校准仪

",偏了就给拨回来,这俩人配合,想不成就霸业都难!】

天玄帝听天幕描述完,朗声笑道:

"泽儿这性子,倒比朕年轻时通透——知道钱该花在刀刃上,比什么都强。

"

【却说昭文帝率军战胜匈奴后,楚庸、赵偃等诸侯望风归附,中原大半已入囊中。

这日,秦王大帐内摆满酒肉,诸将身着明光铠,佩着新得的战功佩饰,正欲庆贺。白起已命人牵来缴获的良马,预备让秦王乘马绕城,受百姓欢呼。】

【哎哎哎!说时迟那时快,魏征跟一阵风似的刮进来,怀里那卷竹简露了个角,我瞅着像是《霸王本纪》——好家伙,这是要拿楚霸王当反面教材啊!】

【画面中“秦王当真要学项王?”魏征将竹简“啪”地拍在案上,震得酒盏摇晃。秦王举着酒爵的手一顿,帐中空气瞬间凝固。

“项王当年巨鹿破章邯,何等威风?入咸阳后却焚宫室、屠百姓,自恃武力,不听范增谏言,终落得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魏征直指秦王:“今秦王连下三城,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是盼着‘太平’,而非‘炫耀武功’!若学项王纵马游街,惊扰百姓,寒了的何止楚庸、赵偃之心,更是天下士子、黎庶对‘明君’的指望!”】

【家人们瞅瞅这气场!魏征这话跟炸雷似的,诸将脸都绿了——谁不知道项羽刚愎自用,最后在乌江抹脖子?这哪是劝诫,分明是指着鼻子说

"你再得瑟就得完蛋

"!】

【昭文帝却缓缓放下酒爵,起身离座,对着魏征深深一揖:“先生此言,如醍醐灌顶。本王险些因小胜而忘初心——传令下去,庆贺作罢,改开仓放粮,赈济三城百姓!”

诸将纷纷附议,帐中气氛由凝滞转为振奋。待众人散去,昭文帝独留魏征,执其手道:“先生以史为镜,照见本王心中贪嗔,大恩矣。”

魏征回礼:“秦王能纳谏如流,方是天下之幸。”】

魏征立于人群中,仰望着天幕上未来的画面,看着那个在帐中直言敢谏的自已,与从善如流的昭文帝,他的眼神先是错愕,随即被震撼与触动填满。

当看到昭文帝放下酒爵,对着“自已”深深一揖,那句“先生此言,如醍醐灌顶”传入耳中时,魏征浑身一震,手中的东西差点滑落。

他虽久历世事,却从未想过,未来的君主会对自已的谏言如此重视,以帝王之尊行此大礼。

待看到后续昭文帝传令开仓放粮,诸将附议,独留“自已”执手言谢的场景,魏征眼眶渐湿。

他一生所求,不过遇明君、行正道,此刻从未来画面中,窥见君臣相得的模样,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滚烫。

“士为知已者死,夫复何求!”魏征喃喃自语,声音带着颤抖。他望向皇宫方向,虽未见过昭文帝,却已对这位未来君主生出无尽敬意与期许。

过往辗转流离、怀才不遇的委屈,在这一刻消散。他明白,自已坚守的直言敢谏之路,终将通向君臣相契的坦途。

哪怕此时尚未与昭文帝相识,可这份来自未来的印证,已让他甘愿为后世那片君臣相得的盛世,倾尽一生,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