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3章 顶流(2 / 2)

不过,当他开始查找相关资料时,得到的结果却让他惊掉了下巴。

按照博物馆现有的顾浩画作统计,数量居然有一百多幅!这数字可太吓人了,博主惊得合不拢嘴。

更让人惊奇的是,在这么多的画作里,光是昭文帝一个人的年轻肖像,就占了整整三成!这比例也太高了吧。

这还没算上散落在民间和被私人珍藏的作品呢。

博主不由得对这位“颜控”画圣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人说顾浩偏爱画袁泽,是因为袁泽颜值高、气质卓然,站在那儿就像幅活画;

但我翻了史料才知道,更重要的是袁泽待画师的态度——别的王公贵族画画,要么规定“必须画得威严”。

要么嫌画师反复描摹麻烦,唯独袁泽,不仅会跟顾浩聊“这幅画里我的眼神是不是太沉了”。

还会主动提议“下次去军营巡查,你也跟着,把将士们练兵的样子一起画下来”。

这份尊重,才让顾浩敢放开手脚创作。】

博主连声赞叹:【虽未亲见这些画作,但仅观网上流传数量便令人惊叹。

我甚至猜想,若给画圣一部相机,他是否会为昭文帝拍满所有内存?】

【玩笑之语。不过说实在的,感觉画圣如此欣赏昭文帝的容貌,或许最渴望的当真是一部相机呢。】

【前些年网络上有则趣闻——据说有人在顾浩石像前供奉了最新款相机。

还配了成套内存卡与使用说明。】

【哈哈,不知画圣是否收到?能否看懂说明书呢?】

【这个趣闻真假难辨,但足以说明顾浩对昭文帝的“高产”记录,在后世看来是多么印象深刻,甚至带点可爱的“狂热”。】

袁泽听到这里,忍不住抚掌大笑:“供奉相机?还配说明书?网友们可真是太有才了!

白将军,你听见没?若顾浩真能收到,怕不是要激动得从石像里跳出来,立刻拉着本宫再拍个……啊不,画个几百张!”

白起紧抿的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但依旧维持着扑克脸:“殿下……鬼神之事,不可不敬。

况且,若顾画师真得了此等‘神器’,臣恐殿下日后更难有私人片刻了。”

语气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未来“无处不在的画师2.0版”的担忧。

诸葛明则摸着胡子,嘻嘻一笑,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殿下,这等趣事,正好可以为百姓所用。

我们不妨效仿一下,在东宫属官里增设一个‘起居画师’的职位,专门负责记录殿下勤奋爱民、和将士们同甘共苦的画面。

这些画作不仅可以存档,还可以挑选其中的精华部分,印制成册,在市井中流传,肯定能让百姓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殿下的风采。”

“好主意啊!”袁泽眼睛一亮,“那就叫……《泽被天下图录》?不过,”

袁泽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看向诸葛明,“先生,这主意确实不错,但是千万别找顾浩那样的,画得太多太逼真。

本宫担心后世的博物馆都放不下,光是整理目录就能累倒好几个学士呢。”

【言归正传。我们之所以能在千年后,还能如此清晰地通过画作窥见昭文帝青年时代的英姿与生活细节。

顾浩这份近乎“疯狂”的创作热情与记录,功不可没。】

【他不仅是在完成宫廷画师的工作,更像是一位用画笔为偶像建立视觉档案的“头号粉丝”。】

【而昭文帝袁泽的包容与鼓励,则为我们留下了一对君臣知音、彼此成就的佳话,也留下了无比珍贵的视觉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