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32章 比武(2 / 2)

秦山嘿嘿一笑:“不是饿!你看他们阵型后面那片小树林没?李老头把心思都放前面了,后面肯定松了。咱这样……”

当天夜里,李将军的哨兵突然闻到一股香喷喷的烤肉味从后方小树林飘过来。

接着,就听到秦山手下隐隐约约的吵闹声,好像有人在庆祝啥,还喊着“秦将军厉害!提前庆功!”

李将军闻报,捻须冷笑:“秦山这莽夫,攻不进来就想用扰敌之计?或者想诱我分兵?休想!传令下去,严防死守,不许妄动!”

然而,肉香一阵阵飘来,对方喧闹声越来越大,甚至隐隐有歌声。

李将军本部士兵们啃着冷硬干粮,闻着肉香,听着对方似乎在大快朵颐,心里不免有些躁动。

就在李将军部队注意力被后方香味和动静吸引时。

秦山亲自带着一支几十人的精锐小队,人人嘴里叼着木棍防止出声,身上涂满泥浆掩盖气味。

利用夜色和地形掩护,从侧面一处被认为无法通行的沼泽地边缘,悄无声息地摸了进去!这就是早期的特种作战,由秦山所发明。

原来,那后面的烤肉和喧闹,只是秦山派了少数人制造的假象,大部分猪肉脯都分给了这支奇袭小队当额外口粮。

他们艰难地穿过沼泽边缘,避开了所有明哨暗卡,直扑中军!

当秦山如同神兵天降,浑身泥泞地出现在李将军帅旗面前时,李将军目瞪口呆,手里的令旗都掉了。

他万万没想到,秦山会选择这样一条“不可能”的路线,还用如此“不正经”的佯攻掩护主攻。

秦山咧开大嘴,露出一口白牙,虽然满身泥巴,却得意非凡:“李老哥,对不住啦!

你这阵型跟捆猪似的,捆得太结实,从正面解不开,俺只好从猪圈后墙掏个洞啦!这就叫——声东击西,猪肉引敌!”

演习裁判当即宣布秦山部获胜。李将军哭笑不得,指着秦山:“你呀你!练兵打仗都离不开你那套杀猪送肉的理论是吧?”

秦山理直气壮:“那咋了?好用就行!打仗跟杀猪一样,得找对下刀的地方!今晚猪肉脯管够,我请!”

消息传回京城,袁泽笑得前仰后合,对左右说:“这个秦山,真是朕的福将!看似粗豪,实则心细,总能出人意料。看来,朕让他去练兵,真是再正确不过了。”】

天幕下,百姓们更是乐不可支。

“我的老天爷!用猪肉香味馋敌人?这秦山将军是肚子饿了吗?想出来的主意都跟吃有关!”一个胖厨子拍着自已圆滚滚的肚子大笑。

他旁边的人擦着笑出来的眼泪:“关键是还真有用!你想想,你吃着冷饼子,闻着对面烤肉香,心里能不急躁?李将军也是死心眼,就不派人去看看?”

几个老兵讨论得更深入:“穿过沼泽地?那可是玩命的活儿!秦将军亲自带队,说明他不仅敢想,还敢干!而且能带着队伍成功渗透,这本事可不小!”

“声东击西我懂,这‘猪肉引敌’算是开了眼了!”一个年轻人模仿着秦山的语气,“‘从猪圈后墙掏个洞’,这话也就他能说出来!”

孩子们听到“猪肉脯管够”,又嚷嚷起来。大人们一边笑骂着“小馋鬼”,一边也觉得这秦山将军越发有趣起来。

【就这样,秦山靠着他的“杀猪送肉”哲学和层出不穷的“鬼点子”,不仅把京畿大营的兵练得嗷嗷叫。

屡次在演习和剿匪中小试锋芒,战绩斐然,更成了朝野上下津津乐道的“趣闻将军”。】

天幕下,茶楼里顿时炸开了锅。

“杀猪送肉?!”一个年轻书生猛地放下茶盏,眼睛瞪得溜圆,“这将军是伙头兵出身吧?哈哈哈!”

旁边嗑瓜子的大婶笑得前仰后合:“哎哟喂,这将军太有意思了!比戏文里的还逗~”

几个刚下值的士兵挤在角落,兴奋地交头接耳:

“听见没?练得嗷嗷叫!”

“要是咱也能跟着这种头儿混该多带劲!”

老学究气得胡子直抖:“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啊!”却被隔壁桌的哄笑声淹没。

此时东宫议事厅内,太子袁泽差点把茶水喷出来,赶紧用袖子擦了擦嘴:“杀猪送肉?这秦山是个人才啊!”说着偷偷瞄了眼身旁的诸葛明。

诸葛明轻摇羽扇,嘴角微扬:“殿下,此乃收买人心之妙计。不过...”他顿了顿,“'鬼点子'三字,颇堪玩味。”

站在殿角的白起抱剑而立,闻言眉头微动,难得开口:“有用。”

屏风后传来少女清脆的笑声。诸葛婉探出半个脑袋:“爹,这位将军可比您那些阵法有趣多啦!”

御书房内,天玄帝看着光幕,挑眉看向身旁的长孙皇后:“有趣有趣。”

长孙皇后抿唇轻笑:“陛下,能让士兵'嗷嗷叫'的将军,倒是难得。”

慕容雪抚琴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笑意,轻声对丫鬟说:“这位将军...倒是个妙人。”

窗外,苏思雨的义诊摊前排队的百姓也在议论纷纷。

有个大娘扯着嗓子问:“苏姑娘,你说这将军送的猪肉,能不能分给咱们老百姓啊?”

众人顿时笑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