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25章 中西之辩(1 / 2)

【家人们!绷不住了!看到扁鹊老爷子咳血那段,我手里的薯片都不香了!

这简直就是古代版“我能救天下,却救不了自已”的悲情大男主剧本啊!】

天幕的影像还在继续。

【只见床上的扁鹊老爷子,虽然脸色白了点,但眼神依旧锃亮,跟俩一百瓦的电灯泡似的,扫视着床边哭唧唧的徒弟们。

这位老爷子行医七十余载,救过王侯将相,也治过平民乞丐。

据说连村子里难产的母牛都是他给扎针救回来的(扁鹊:纯属造谣!那是顺产!)。

“哭啥?哭啥?”扁鹊中气还挺足,就是偶尔带出两声咳嗽,“老子……为师我九十五了!隔壁老王六十岁就蹬腿了,我比他多赚三十五年!

这三十五年我救的人,能从京都南门排到北门再绕护城河三圈!

这波血赚,懂不懂经济……咳,懂不懂划算?”

老爷子一辈子嘴硬,临了还要跟阎王爷算性价比。

一个年纪最小、脸上还挂着鼻涕泡的徒弟抽噎着:“可是……师父……我们舍不得您……”

“舍不得就好好学!”扁鹊眼睛一瞪,可惜没什么杀伤力,反而因为虚弱显得有点萌,“把老子的本事都学去!以后出去吹牛……不是,是行医济世!

就说是我扁鹊的徒弟!看谁不高看你们一眼!这招牌,硬得很!”

想当年他年轻时游历,名号报出来,连权贵都得客客气气喊声“先生”,虽然主要原因是怕他一生气不给治病。

大徒弟接过那本泛黄的、边角都磨秃噜皮的小册子,手都在抖,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正好滴在封面上——《扁鹊的毕生绝学暨防挨打心得(附:如何让病人乖乖喝药小技巧)》。

扁鹊:“……咳,后面那半标题是我年轻时写着玩的,重点看前面!前面!”

老爷子有点心虚,毕竟年轻时没少因为说话太直(比如对蔡桓公说“您有病不治要凉”)被人追着打,这防挨打心得可是血泪结晶。

大徒弟哽咽:“师父……这……这太珍贵了……”

扁鹊翻了个白眼:“废话!不珍贵我能藏枕头底下?差点没给我硌出颈椎病!

拿去!好好研究!里面还有我画的图呢!”

老爷子对自已的画技有着迷之自信。

徒弟们好奇地凑过去,只见大徒弟小心翼翼地翻开一页。

上面果然画着个人体经络图,就是这画功吧……有点抽象派,线条扭曲得如同蚯蚓找妈。

旁边还用小字标注:此处扎针效果佳,但容易挨揍,慎用。

扁鹊独家溜号步法”,口诀是“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徒弟们:“……”师父,您这心得,它正经吗?

扁鹊老脸一红,咳嗽得更厉害了:“咳咳!看什么看!重点看文字描述!

为师的艺术造诣……那是不屑于展现!”】

【哈哈哈!老爷子还有两副面孔呢!这手册内容过于丰富了啊!防挨打心得可太真实了!古代医闹也不少吧?】

【我猜肯定有徒弟因为扎错针被病人追着打过!老爷子这是经验之谈啊!】

【求“扁鹊独家溜号步法”详细教程!想学!】

天幕继续播放,【当天晚上,老爷子安详睡去,再没醒来。据说嘴角还带着笑,可能是梦见了哪个不肯喝药的顽固病人终于被他一碗苦汤药灌下去的胜利场面。

第二天,医馆门外,景象那叫一个壮观。

老百姓们乌泱泱一片,个个脸上都是真心实意的悲伤。

卖炊饼的王大爷、绣花的李大姐、连平时偷鸡摸狗的赵二狗都来了,哭得那叫一个真情实感。

“扁鹊神医啊!您怎么就走了啊!”一个老大娘挎着一篮子鸡蛋,哭得站不稳,“我这条老命是您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啊!还没给您送只老母鸡呢!”

一个壮汉嗷嗷哭:“神医!我爹的风湿腿您给扎好的!以后下雨天谁提醒我爹加条秋裤啊!”

还有个小孩子拿着个糖人:“神医爷爷……我娘说您吃了糖就不苦了……您吃呀……”

更离谱的是,居然有人抬着一块匾额过来,上面龙飞凤舞四个大字——“华驼再世”。

众人沉默地看着那匾额,又沉默地看着抬匾额的人。

抬匾额的人挠挠头:“呃……俺们乡下人,不太会说话……就觉得神医厉害!跟那个……那个传说中的华佗一样厉害!”

就在这一片混乱又感人的场面中,只听一声尖利的“皇上驾到——”。

人群哗啦啦分开一条道。

只见昭文帝穿着一身素服,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快步走了过来。他也没带多少仪仗,看着就跟寻常人家的孝顺晚辈似的。

这位陛下可是扁鹊的头号粉丝,自从被老爷子一针扎好了困扰多年的偏头痛后,差点想把太医院改名“扁鹊后援会”。

他走到灵前,看着扁鹊的牌位,吸了吸鼻子,开口,声音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扁鹊先生!您怎么就走了啊!朕……朕的偏头痛还没找您扎第二针呢!

您说扎一次管三个月,这刚到三个月零一天您就走了!您是不是算好了日子不想给朕扎第二针啊!”

昭文帝痛心疾首,感觉自已的脑袋又开始隐隐作痛。

全场寂静。

百姓们忘了哭,徒弟们忘了哀伤,连吹唢呐的都差点吹劈了音。

这昭文帝哭灵……哭得有点别致啊?

昭文帝似乎也意识到自已失态了,赶紧咳嗽两声,找回帝王威严:“咳!朕的意思是,扁鹊先生医术通神,仁心盖世!

乃我大乾瑰宝!他的离去,是朕之失,更是国之殇!”

心里想的却是:完了,朕的御用针灸师没了,以后熬夜批奏折头疼了可咋整?

他转身,对着扁鹊的徒弟们,以及所有百姓,朗声道(自带混响BGM那种):

“朕,在此立誓!扁鹊先生之医术,绝不会失传!朕要让天下人,都记住他的名字,传承他的精神!”】

弹幕纷纷发言【昭文帝:我的演技如何?深情帝王人设立住了吗?】

【前面的别拆穿!昭文帝明明是真情流露!你看他哭得鼻涕泡都快出来了!】

【扁鹊:陛下,您那偏头痛主要是熬夜批奏折熬的,少熬点夜比扎针管用。(来自灵魂的吐槽)】

【昭文帝:我不听我不听!朕就要扎针!就要熬夜!(任性)】

袁泽盯着天幕里未来的自已哭灵,脸瞬间红到脖子根,捂着脑袋蹲在案下:“完了完了!本宫的形象毁了”

长孙皇后刚好端着点心进来,瞅见儿子这模样,再看天幕里的“昭文帝”,笑得手里的盘子都晃:“你这孩子,打小就嘴硬!

上次扎针,回来跟我说‘疼得想蹦高’,如今倒好,哭灵还惦记着第二针!”

天玄帝坐在龙椅上,本来还绷着帝王架子,听见“三个月零一天”那话,“吭哧”笑了:“这臭小子,监国时装得挺稳重,背地里还记着这点小事!

不过……他说的那针灸,真能治头疼?回头让太医院也学学!”

工部里,商羊正拿着尺子量木料,瞥见天幕里昭文帝找补的样子,差点把尺子掰断:“太子殿下这圆话的本事,比我当年糊弄上司还强!”

青楼里,慕容雪正给弹曲,眼瞅着天幕里的热闹,捂着嘴笑:“原来太子殿下这么逗!上次太子殿下来听曲,还说自已以后要当‘沉稳帝王’,这模样哪沾边呀!”

画面继续播放【昭文帝说到做到,执行力杠杠的。

圣旨一下,扁鹊医馆原地升级成“扁鹊医学院”,国家级重点医学专科院校,包分配工作那种。

校训就是老爷子生前常挂嘴边的话:“信者医之,不信者不医也!”(翻译:爱治治,不治滚,别耽误老子时间。)

大徒弟直接被任命为首席教授(院长),官拜五品,领朝廷俸禄。

老爷子那本宝贝手册,被昭文帝命令工匠精心拓印,先是刻成石碑,立在医学院大门口,风雨无阻,24小时免费开放阅览,堪称大乾朝最牛开放式图书馆(仅限医学)。

据说常有学子半夜摸黑来抄书,差点被巡逻的当成贼抓起来。

后来觉得不够,又下令印刷成册,名曰《扁鹊心书》,全国各大书局均有销售,销量一度超过《论语》,荣登大乾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老爷子要是知道自已的“防挨打心得”被刊印成册,人手一本,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该社死。

尤其是那句“若遇蛮横病家,可先发制人,大声呵斥其不懂养生之道,震慑之”,成为了许多年轻大夫的保命指南。

不仅如此,昭文帝还规定,每年扁鹊忌日,太医院全体太医,必须放下手头一切工作。

集体到扁鹊医学院报到,进行为期一天的“缅怀扁鹊,精进医术”主题团建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给扁鹊铜像上香、诵读《扁鹊心书》、现场针灸实操(互扎)。

以及最后由院长(扁鹊大徒弟)进行总结点评——点评得不好,院长可是会拿戒尺打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