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23章 放血(2 / 2)

【西方那时候的草药,直接生嚼或者煮水,苦得能让人怀疑人生,哪有咱这么讲究?】

天幕里的场景又变了:【医馆里,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徒弟,手里捏着根银针,对着病人的胳膊,手抖得跟得了羊癫疯似的,针都快掉地上了。

病人是个老农,吓得直往后缩,连连摆手:“小先生,你行不行啊?要不还是让你师父来?我这老胳膊老腿,可经不起你折腾!万一扎错了,我这后半辈子可就完了!”

小徒弟脸憋得通红,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手里的针抖得更厉害了。

就在这时,扁鹊从里屋走了出来,一看这架势,立马明白了。

他走过去,一把把自已的胳膊伸到小徒弟跟前,撸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青筋:“来!往我这儿扎!别怕,扎坏了算我的,跟你没关系!”】

【家人们!这才叫真正的师父啊!把徒弟当自已的亲孩子疼,还敢拿自已的身子给徒弟练手!】

【西方那时候教徒弟扎针,还在让徒弟给尸体扎针,尸体不会疼不会叫,徒弟练多久都没手感!】

【咱扁鹊直接上真人实操,这魄力,谁能比?换作是你,你敢让徒弟往自已身上扎针不?】

【而且你们知道不?据说是昭文帝袁泽去建议扁鹊发明出这招!咱太子殿下别的不说,出主意的本事还是有的!】

太子的老师赵渊正坐在国子监里给学生讲《论语》,听见天幕的话,放下手里的书叹道:“古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扁鹊于医道,不仅传术,更传心,此乃真师也。”

画面继续播放【小徒弟看着师父的胳膊,又看看师父鼓励的眼神,眼泪“吧嗒”一下掉了下来,咬了咬牙,把针“唰”地扎了进去。

扁鹊“嗯”了一声,点点头,语气平和地说:“不错不错!角度对了,力气也刚好!你看,这不就成了?下次就这么扎!放轻松,比你绣荷包容易多了!”

小徒弟破涕为笑,赶紧把针拔出来,对着扁鹊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师父!徒弟记住了!”】

画面一转,就到了京都的药市。【那天刚好是赶集的日子,药市上挤满了人,有卖草药的,有抓药的,热闹得很。

扁鹊背着药箱,正要去医馆,路过一个药铺时,闻到里面飘出一股霉味。

他皱了皱眉,走过去一看,只见药铺老板正把一堆发霉的草药摊在太阳底下晒,旁边还摆着个牌子,写着“上好甘草,十文钱一两”。

扁鹊走进去,拿起一把发霉的草药,闻了闻,脸色立马沉了下来:“老板,你这甘草都长霉了,怎么还拿来卖?这是要害人啊!”

药商缩着脖子,脸上堆着假笑:“神医,您别误会!这草药就是有点潮,晒晒就好了,不影响药效!您就别多管闲事了!”

“不影响药效?”扁鹊气得白胡子都翘了起来,拎着那把霉草药,就往药铺门口走:“你跟我出来,让大伙儿看看!我今天非得让你知道什么叫良心!”】

【家人们!这骂得解气不解气?我反正看得热血沸腾!黑心商家就该这么治!】

【西方那时候卖假药,老百姓只能认栽,因为没人管!可咱扁鹊不一样,直接当面拆穿,还让官差把人抓走,把假药烧掉!】

【这才叫“为老百姓出头”!要是每个大夫都像扁鹊这样,哪还有人敢卖假药?】

画面继续播放【药商想拦,可扁鹊力气大,他根本拦不住。

扁鹊把霉草药“哗啦”一下扔在大街上,用脚踩了踩,指着药商的鼻子骂:“大伙儿都来看看!这就是他说的‘上好甘草’!都长霉了!”

病人吃了这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直接要命!你这赚的是黑心钱!是杀人钱!

医者父母心,药商也得有良心!你这么做,跟拿刀子杀人有啥区别?!今天我非得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周围的老百姓一听,都围了过来,指着药商骂:“黑心肝的东西!坑我们穷人的钱!我们攒点钱抓药容易吗?你还卖假药!”“打他!把他的破药铺砸了!”

药商被骂得脸通红,头都不敢抬。没过一会儿,官差就来了——原来是围观的老百姓去报的官。

官差把药商带走了,还把药铺里所有的霉草药都搜了出来,堆在大街上一把火烧了,老百姓们拍手叫好:“烧得好!看谁还敢卖假药!”】

东宫侍卫长白起站在廊下,听着天幕里扁鹊的怒斥,面无表情的脸上终于有了波动。

他想起上个月边关打仗,有个军需官倒卖发霉的伤药,害了好几个士兵,当时他直接把人捆了扔去喂狼。

此刻他握紧腰间的刀,心里暗道:若再让我遇上这等事,刀可不认人。

【后来昭文帝整顿药市,就照着扁鹊这法子!下旨说,凡是卖假药、以次充好的药商,不光要罚倾家荡产,还得游街示众,让全城的人都知道他是黑心商家!】

【你们说,昭文帝是不是把扁鹊的“硬气”学到位了?这波操作,简直是深得扁鹊真传!】

弹幕刷得飞快:“解气!就该这么治黑心商家!让他们再也不敢害人!”“

昭文帝英明!跟着扁鹊学准没错!这才是为老百姓办实事!”

药铺里的药商们看得心惊胆战,赶紧关了铺子,回家翻箱倒柜查药材,生怕自已铺子里也有霉药。

有个药商对着天幕喊:“我再也不敢卖假药了!扁鹊先生饶命!昭文帝陛下饶命!”

引得周围人一阵哄笑。

博主喝了口茶,语气又软了下来:“不过扁鹊也不是一直这么‘凶’,他老了之后,就跟个老小孩似的,可爱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