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21章 九阳神针(2 / 2)

院正也激动得胡子都抖了:“韧性极好?不易折断?

这可是针灸的关键啊!咱们现在用的针,稍不注意就断在病人身上,愁死个人!”】

民间的百姓也看得啧啧称奇。

有个刚得了风寒的大叔,凑到跟前看天幕。

嘴里念叨:“要是我上次风寒,扁鹊先生用这针给我扎两下,是不是就不用喝那苦得要命的药了?”

旁边的人接话:“那可不!针灸多好,扎几下就好,不用喝药!”

博主见大家都感兴趣。

又接着说:【“要说这‘九阳神针’最牛的一次。

还得是救一个难产的妇人!

当时情况有多危急?接生婆都跪地上哭了,说大小只能保一个,搞不好俩都保不住!

家属哭得跟天塌了似的,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把扁鹊老爷子请来了。】

天幕上又切换成动画。

【画里的妇人躺在床上,脸色惨白,嘴唇都没了血色。

接生婆跪在床边,手里拿着帕子抹眼泪。

妇人的丈夫和婆婆,在旁边哭得直跺脚。

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扁鹊背着药箱,大步流星走进来。

一摸妇人的脉搏,又探了探她的鼻息。

眉头一皱:“不好!气息太弱,胎儿心跳也快没了!”

只见扁鹊立马打开药箱。

从里面拿出一根金针——就是天幕上刚才特写的那种。

又从怀里掏出个小瓶子,倒出点酒,对着金针擦了擦。

然后一手按住妇人的穴位,一手捏着金针。

“唰”地一下就扎了进去!

动画里还特意给了个慢镜头。

金针扎进去之后,针尖居然微微颤动起来。

还飘出几缕淡淡的白烟。

仔细听,好像还有“嗡嗡”的轻响,跟小蜜蜂扇翅膀似的。

没一会儿。

妇人原本惨白的脸,慢慢有了点血色。

呼吸也从微弱的“哼哼”,变得平稳起来。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

妇人突然“啊”地喊了一声。

接生婆赶紧凑过去。

没一会儿,就听到“哇”的一声婴儿啼哭!

“生了生了!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接生婆激动地喊。

妇人的丈夫和婆婆,当场就给扁鹊跪下了。

“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多谢神医!多谢神医救命之恩!”

扁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摆摆手:“不用谢,应该的。”】

这动画一放完。天幕下的人都看呆了。

老农张着嘴,半天没合上:“我的娘哎!这也太神了!

扎几下针,就能把快不行的人救回来?”

酒楼里的公子哥也收起了嬉皮笑脸。

一脸惊叹:“这哪是医术啊!这简直是神迹!”

太医院的太医们更是激动得不行。

院正直接一拍桌子:“以气运针!这绝对是失传已久的‘灵枢针法’!

我在古籍上见过记载,说施针时能让针尖颤动,还能发出声响!

没想到真有人能做到!”

有个太医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针尖颤动!嗡鸣声!

这细节跟古籍上写的一模一样!快!把这些都记下来!

穴位、手法、针尖的反应,一个都不能漏!”

一群太医围着小本子,你一言我一语,忙得不可开交。

许多怀了孕的妇人,更是激动得拉着丈夫的手。

眼睛盯着天幕,嘴里默默祈祷:“扁鹊先生显灵!

保佑我生孩子的时候也顺顺利利的!”

妇人的丈夫也跟着点头:“一定能!有扁鹊先生的法子在,肯定没问题!”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直呼“神迹”!扁鹊却擦擦汗,谦虚地说:“不过是激发了人体自身的潜能罢了。”】

博主话锋一转。【“这手‘以气运针’的绝活,后来没几个人能完全学会!

为啥?因为太耗精力了!

据说扁鹊那次施针完,直接累得站都站不稳。

被徒弟扶回家,倒头就睡,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期间不管谁叫,都没醒!

徒弟们都吓坏了,还以为师父累垮了,差点就哭着准备后事了!”】

这话一出来。天幕下的人都咋舌。

“我的天!扎个针能累成这样?”老农瞪大了眼睛。

“看来这神迹也不是那么好创造的!”公子哥点点头说。

太医院的太医们也恍然大悟。

“难怪失传了!这么耗精力,一般人哪扛得住啊!”

“是啊!施针者得有多大的力气和精力,才能做到以气运针!”

院正捋着胡子,叹了口气:“扁鹊先生真是神人啊!

不仅医术高超,还肯为了救人,耗尽自已的精力!

这才是真正的医者!”

其他太医也跟着点头,看向天幕的眼神里,满是敬佩。

笑也笑了,惊叹也惊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