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云河笑呵呵地说:“你们想多了,我嫂子才是大厨,她不到,没人做饭的。”
牧云开轻轻拍了拍二胖的屁股。
二胖收到命令,甩开大嘴巴子,一声长鸣,撒开蹄子,呼啸着就开跑,不多时就追上了李达他们。
马车上的孩子开心极了,拍着巴掌欢呼,要不是村长和明月组织纪律,有几个孩子差点蹦起来。
错车的时候,牧云开对李达一行人微微颔首,“我们先行一步。”
村长的两个孙子王珩和王猛得意地朝着他们的爹娘摆手,“爹,娘,我们先走喽。”
其他孩子也有样学样雀跃着喊:“我们先走了,等会儿见啊,不要太想我们,哈哈哈。”
“驾!”
不知是谁喊了这一嗓子,本来跑得很有规律的二胖突然一抖,后腿差点劈叉。
牧云开眼疾手快的又拍了二胖一下,马车这才继续平稳行驶起来。
为了让大家不再胡闹,牧云河承诺说:“哎呀,小祖宗们,你们听话,等回去,我把我家老三新得的兔子抱出来给你们玩儿。”
李达他们在后面见状跟着大笑。
整个田间小路上都回荡着王家村人的笑声。
明家的西厢房里也尽是欢乐。
妙远把烤好的兔子递给牧云天,“给,多吃点肉压压惊,我之前看见到什么害怕的事都是吃肉缓解的,这里面尤其是兔肉压惊最管用。”
明月他们到的时候王大嫂子已经安排好菜品的预处理了,明月很快就又做了一大锅串串香,王大嫂子还提前做了一锅卤大肠,明月到了之后又往里加了一些调味料,然后她又做了一大锅的水煮肉片,好不容易请大家来吃一次,要让大家吃饱吃好。
等李达他们到的时候,刚好开吃。
小吃摊的棚子简单而不简陋,一百多平的大空间,是三面敞开的,上面的屋顶是斗拱飞檐。
里面的桌子分成三种:两张大圆桌,每张能坐二十几人,明月当时是专门给那些组团聚餐的人准备的,比如李达带着兄弟们在街上巡视累了就可以去坐坐吃点小吃打发打发时间;四人坐的座位有十个,是给那些拉帮结伙逛街的小门小户家的公子小姐们的,当然,单人去的要是想坐在那里,他们也不拦着;另外一种是靠在三面外围的大长桌,是给那些去县里做小生意的农户的,当然那些在县里做工的人或者一走一路过的货郎什么的都可以坐这种长桌,他们本身就一个人,还可以边吃边跟隔壁的人东拉西扯一下。明月把711的小长桌扩大了三倍安放在了小吃摊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她在做试用,她打算等串串香和卤煮的生意做起来市场稳定之后,她还要陆续推出新花样,还可以开一个奶茶店,蛋糕店等等,然后,慢慢的,她要在镇上开小吃半条街。
扯远了,说回聚餐。
村长他们吃的很嗨皮,之前吃过卤煮,但这还是第一次吃串串香,还是全村人在外面包场,那心情是说不出的畅快。
村长吃着吃着不无担忧地问:“明月啊,你这一文钱十串对于大户人家来说是不贵,可是,你这明显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大户人家未必能常常来光顾啊,而咱们庄户人家一文钱都是掰成八半儿花的,未免舍得拿一文钱来你们这儿。”
明月咽下嘴里的鱼丸儿,擡起头,看着村长说:“村长大伯,这您放心,我有不一样的售卖方法,我管它叫“人多多”。就是几个人一起凑钱可以买一份,十一个人凑一文钱去吃的,我就额外赠送一串,十五个人就送五串,十六人以上二十人以下就只送五串不叠加了。每个路过的人一看就知道,嘿,那个我也能吃得起。过节的时候,买一份我还会送一碗面,要让那些路过的穷人也能坐进去给自家孩子尝尝鲜解解馋,就算是带着孩子下过管子了,顺便还可以提升百姓内心的幸福指数。大家吃得开心了舒心了,回头客也就多了。”
村长笑道:“好,好啊。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加上这种棚子能让我们的菜香香飘十里,再加上有客人们坐在这吃得酣畅淋漓,吃得心情愉悦,那些路过的就算是本来没打算过来吃东西的那都要过来买一份尝尝。”
他们聊得正嗨,突然有一队陌生的官差找了过来。
为首之人对着坐在村长身边的陈鹏颔了颔首,“陈东家,敢问,你们这镇上可是有一个地头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