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画诺
江姨娘落魄离开宋太师书斋时,宋朝来正迈步走来,二人打了个照面,宋朝来斜了她一眼,冷漠地收回了视线。
江姨娘呆呆看着宋朝来的背影,唇边带着淡淡的自嘲。
宋朝来想要什么,哭一哭、闹一闹就会有。
她想要什么,即便把自己低到尘埃去求也不能如愿。
太师可以答应捧宋朝来的女儿登皇后位这般艰难的事,都不愿意答应保她弟弟一命这样动动手指就能成的事。
只因他们生而高贵,所以就可以为所欲为。
而像她这样的庶民,归根结底,在世家眼中不过是依附于他们的蝼蚁,供他们驱使奔波的牛马,在危机时刻,随时可以被抛弃。
可是,凭什么?
*
东斋。
沉香袅袅,午后静谧。
这一日,早上议事的大臣走后,萧昱揉了揉眉心,单手支头靠着凭栏休憩,梁时在一旁整理着大臣的奏报。
魏云卿缓步走入,梁时刚想开口,她就比出一根手指制止,示意他退下。
梁时退去后,魏云卿轻手轻脚走到萧昱身边,手指按着他的太阳xue,为他舒缓疲惫。
太阳xue上传来女子手指的微凉,若有若无的香味飘入鼻中,萧昱睁开了眼,“卿卿。”
魏云卿笑道:“不好玩儿,一下子就猜到了。”
“除了你,谁敢近我身。”
萧昱握住她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怎么现在过来了?”
魏云卿依偎着他的臂膀,静静看他批阅奏折,“我一个人无聊,就过来看看。”
她最近似乎格外黏人。
萧昱笑了笑,拿起一道奏折,“下个月事情比较多,要准备今年的秀才策试,可齐州那边出了些情况。”
魏云卿低眼看着萧昱打开的奏折。
齐州,齐鲁之地,天下儒门之源。
齐州名儒无数,近期便有齐州大儒,以儒家“不与民争利”的原则上书朝廷,反对盐禁。
儒,乃天下读书人心中至圣。
现有大儒反对盐禁,齐州那些读书人也纷纷响应,为了逼迫朝廷放弃盐禁,齐州秀才竟纷纷在秋试前罢考闹事,以此来胁迫朝廷。
魏云卿看着那些奏报,微微勾了勾嘴角,指着那封霍肃的奏折道:“这不是还有一个人愿意上京应试吗?”
柳弘远,河东人,不是齐州人氏。
“这些秀才中,草包的不敢来建安应试,盐禁倒是给了他们弃考的借口。有真才实学的,却是目光短浅,跟着这些人一起闹,也难成朝廷栋梁,不来也罢。”
萧昱指着柳弘远的名字道:“这个人,只要敢来,无论才学如何,都要给个功名。”
魏云卿一笑,“这样一来,那些没来的,怕不是要急红了眼。”
“岂止要让他们急红眼,还要禁考三年,让他们悔青肠子。”萧昱冷笑,“齐州儒生想以此胁迫朝廷放弃政策,那就得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功名爵位都是朝廷所授,跟朝廷作对就是一无所有。”
魏云卿心中一动,“这种就是陛下说的那类自诩风骨,死谏皇帝,为“民”请命的士大夫吗?”
可这个“民”,真的是底层那些温饱尚不能自足的千千万万贫民吗?
“为民请命,不与民争利?”萧昱轻嘲着,手指点着奏折,“这些大儒读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比种地的百姓清高了,在他们眼里,百姓不算民,地主豪绅才是民。”
魏云卿若有所思。
出神之际,萧昱突然把她拉到了怀里,魏云卿转眼就坐到了天子身前,背靠着他的胸膛,“陛下这是做什么?”
萧昱执起朱笔,蘸饱了墨,塞到魏云卿手里,“来,这奏折是你阅过的,画上诺。”
魏云卿微愕,连连摇头,“不行,后宫不干政,我擅看朝臣奏折已是违制了,何况是代天子画诺?”
“你不是还要做太后吗?现在连个奏折都不敢批,以后还怎么临朝称制?”萧昱调侃道。
魏云卿脸上微红,在他手臂上掐了一把,力度轻轻柔柔的,跟蚊子咬了一口一样。
天子握住她的手,将朱笔放入她的掌心。
魏云卿执笔,看着笔梢的朱墨,就是这样小小一支笔,可主万民生死,可主家国兴亡。
天下苍生,万千臣民,都将对她的一个“诺”字俯首称臣。
她心中一时千头万绪。
这样的责任,太过沉重,她只觉手上千斤之重,迟迟不能落下。
萧昱察觉了她的忐忑,握住她的手,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在奏折上,落下了第一笔朱批。
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