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重枪·“赫默拉之血””
——“当它被举起,世界便已失血。”
──────────────────
一、形构:十八重螺旋·血狱之柱
1.双头·「血狱轮」
?每端由18枚「碎域刃」以0.618黄金螺旋角交错锁合,刃缘并非金属,而是凝固的“概念血”——一种介于液体与晶体间的红色未知相态。
?18刃各自独立旋转,转速与使用者心跳呈无理数比例(π/φ),保证伤口的撕裂轨迹永远不可重复、不可预测,亦不可被缝合。
?刃片内嵌「赫默拉裂隙」:每旋转一周,裂隙向外释放一次“终末脉冲”,令半径12.96米内的所有有机体血液同时产生共振逆流。
2.枪体·「不谐之脊」
?主材质:「黑渊恒钢」——一种只在宇宙热寂前0.0003秒才会自然生成的金属,被强行锚定在“存在”与“虚无”的交界。
?红色部分为「熔渊藻纹」:流动的红光并非热辐射,而是“时间红移”的视觉残留——红光越亮,代表枪在过去一秒内杀死的未来越多。
?黑色部分为「零度蚀斑」:绝对的冷寂,温度永远比周围低1.5K,任何光照射其上都会因信息丢失而呈现纯黑。
3.长度·「不谐律」
?枪体长度=使用者身高×黄金比例3×(心跳次数/当前呼吸次数)。
?该数值每0.618秒变动一次,导致枪尖永远处于“即将超出使用者掌控”的临界,迫使持枪者以极限姿态维持平衡——任何一次失衡,枪体便会在自身重力下折断脊椎。
4.重量·「负熵枷锁」
?重量并非质量,而是“熵值”:枪体质量恒为1kg,但其熵值永远比使用者最大可承受阈值高1%。
?表现为:持枪者每挥舞一次,体内便有一亿个细胞的线粒体停止运作,以换取枪体下一次挥击的动能。
?若使用者试图以机械外骨骼分担重量,枪体将直接吞噬外骨骼的“存在概率”,使其在下一秒从未被制造。
──────────────────
二、机制:三重处刑
1.「第一刑·血狱螺旋」
?刺击瞬间,18刃各自以不同频率震荡,在目标体内生成18条相位不同的“血涡”。
?血涡彼此干扰,形成“不可愈合”的莫比乌斯伤口——任何治愈术式都会因拓扑结构矛盾而失效。
2.「第二刑·终末脉冲」
?枪体每击杀一个生命,便在枪脊刻下一道“逆熵纹”。当逆熵纹累积至18条,枪体释放一次“终末脉冲”。
?脉冲范围内,所有生物的血液将无视心脏泵力,以光速向体外逃逸,形成半径18米的真空血球。
3.「第三刑·赫默拉之坠」
?当持枪者死亡,枪体将瞬间坍缩为“零点血晶”,吸收周围所有红色(包括血液的红色、夕阳的红色、甚至记忆中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