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街道办王主任看着刘连顺的介绍信和师傅留下的文件。
“这个刘连顺同志,看你的样子应该是个学生吧。”王主任笑着说道,“你师傅刘恋的资料我还要核实。”
“至于你这个地契我要留在这里,去验证真伪。”
“王主任,您看清楚了,这可是南锣鼓巷九十五号的后院,整个后院的地契。”刘连顺笑着说道,“我师傅说了,四零年的时候他从一个百花楼的老鸨子那里买的。”
“我师傅特意交代,不能让地契离开我的视线,我师傅可是打过鬼子的。”
刘连顺收回了地契然后放进了自己的包里:“要是您把地契送还给那个老鸨子,我不就无家可归了。”
“你······”王主任被洞悉了自己的想法,“这个刘连顺同志,我以我······”
刘连顺摆摆手说道:“防人之心不可无,王主任您别见怪。”
“我给您一天的时间,您要是解决不了我只能去市局了,当年我师傅在黄岗村收了一个徒弟,叫郝平川,应该是公安局局长。”
王主任心里一惊:要是真的认识郝平川,那就真的难办了。
出了街道办,刘连顺去吃了个烤鸭,然后拿着介绍信开了到招待所开了三天的房间,就为了那位王主任办事墨迹,他不介意让王主任尝尝自己的指点江山笔和山河社稷图。
王主任匆匆的来到了四合院面见聋老太太:“老太太,当年您把后院的房子卖给了一个老道士?”
“啊?”聋老太太这才想起来,“小王啊,四零年的时候我儿子被杀,想着先卖掉房子然后隐居起来。”
“可是后来我见那个老道士很久不出现,我就伪造了地契然后把房子卖给了许家、刘家、剩下不重的房子捐给了政府。”
王主任思考了一阵,这个时候易忠海问道:“主任,您怎么知道老太太的陈年往事?”
王主任无奈的说道:“今天街道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手里有整个后院的地契,老太太你说怎么办呢?”
“小王啊,一个年轻人,你还拿捏不住吗?”聋老太太心里有点看不起,“小杨啊,一个年轻人随便吓唬一下不就成了。”
“老太太我原本想着直接把房契要过来然后处理掉,没想到那个年轻人非常的有心机。”王主任无奈的说道,“他说了今天我解决不了他就报警或者找更高一级政府解决。”
“关键那个老道士是个抗日英雄,我查了资料,当年在战场上能统计的小鬼子就有三十多个。”
“还有公安局的局长也是当年老道士徒弟,你好好想想吧。”
王主任走后,聋老太太看着易忠海忧愁的说道:“中海啊,你说老太太我怎么办?”
“老太太你放心,不就是年轻人嘛?他来到咱们院子里也得认您这个老祖宗。”易忠海安慰道,“不管多厉害的人来到咱们院子里都得尊老爱幼,照顾贫困户。”
“中海,你说的不错,不管谁来,我都是这个院的老祖宗。”聋老太太突然站起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