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回响”、“最后的守夜人”、“寻求外部协议验证”——这些词汇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源点圣殿决策层的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一个被囚禁在“静滞图书馆”最深处的古老存在,竟然能绕过记录者的严密监控,利用她们身上的“枷锁”作为通讯渠道,这本身就意味着太多可能。
“风险极高。”析象者艾琳首先表明了态度,她的逻辑核心倾向于规避不可控变量,“我们无法确认这个‘守夜人’的真实身份和意图。这可能是记录者设下的另一个陷阱,旨在测试我们的‘服从度’或引诱我们进一步违规。也可能是图书馆内部某个危险存在的越狱企图,我们若卷入,后果不堪设想。甚至,这可能是那个‘暗影’组织更加精妙的伪装。”
她的担忧不无道理。在经历了记录者的裁决和“暗影”的袭击后,信任已经成为一种极其奢侈的东西。
“但机会也同样巨大。”溯源者艾琳持不同看法,她的思维更倾向于在风险中寻找机遇,“如果这个‘守夜人’是真实的,并且对记录者抱有敌意或至少是不同的立场,那么它可能就是我们在图书馆内部唯一的潜在盟友。它了解图书馆的运作机制,知晓艾琳被归档的具体位置和状态,甚至可能掌握着某种脱离的方法。它所寻求的‘外部协议验证’,或许就是我们与之建立联系、获取关键信息的钥匙。”
“小艾琳感知到的那种‘孤独’和‘执拗’,以及它认识艾琳的感觉……”海伦沉吟道,“这不像是一个冰冷的陷阱会散发出的情绪。而且,它自称‘守夜人’,似乎在守护着什么。会不会……它守护的对象,与艾琳有关?”
这个猜测让所有人的心都猛地一跳。艾琳身上,究竟还隐藏着多少她们未知的秘密?
星寰沉默地倾听着所有的分析和争论,星光凝聚的面容上看不出喜怒。最终,她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恐惧风险,我们将永远困于这放逐之地,只能被动等待那渺茫的信息包产生奇迹,或者期待那个离去的‘概念体’某日归来。主动出击,虽九死一生,却可能争得一线生机。”
她的目光扫过众人:“这个‘守夜人’,是我们目前已知的、唯一可能直接联系到艾琳所在环境内部的渠道。放弃它,我们或许能保证暂时的安全,但也可能永远失去拯救艾琳的最佳机会。”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当然,我们不会盲目回应。我们需要制定一个万全之策——一个既能与对方建立初步联系,又能将我们自身风险降至最低的方案。”
计划迅速被制定出来,命名为“微光接触协议”。
首先,回应将不是直接的信息交流,而是发送一个经过特殊处理的、不包含任何圣殿核心数据的验证询问包。这个数据包的内容经过精心设计,主要包含两部分:
身份暗示:包含一段经过模糊处理的、与艾琳本源力量高度相关的法则波动频率(非完整印记),以及一个代表“源点”网络的、无具体坐标的抽象标识符。以此试探对方是否真的“认识”艾琳和她们。
协议询问:直接询问对方所寻求的“外部协议”具体内容是什么,以及需要她们如何“验证”。
其次,发送过程将采用单向、一次性的信息投递。利用之前信息包发射时对锚点结构造成的、尚未完全修复的细微损伤作为临时通道,发送完毕后立刻由织能者团队进行痕迹抹除和通道封闭,防止被反向追踪或记录者监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