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179集:河堤的新警示(1 / 2)

云梦泽记事:堤上碑与水中心

秦斩的马鞭在警示碑上敲出笃笃声时,云梦泽的晨雾还没散尽。碑石是从附近山坳里采的青岩,被石匠磨得光滑,“汛期注意安全”六个字刻得深,墨汁填了缝,在雾里透着沉实的黑。他指尖划过碑面,能摸到石匠刻意留的糙边——怕雨天路人滑倒,特意做了防滑处理。

“将军,拓印的碑文已经分去六个驿路了。”管护吏员赵仲捧着名册,指腹蹭过纸页上的墨迹,“就是沿泽的三个猎户村,有点麻烦。”他话刚落,东边就传来吵嚷,两个穿着兽皮的汉子正揪着管护员的胳膊,嗓门比泽里的水鸟还亮:“凭啥不让放?这堤是你们修的,也是我们看着垒起来的,放几头羊能塌了?”

秦斩走过去时,那穿棕色兽皮的猎户正把羊绳往碑上绕,羊角擦过“禁止放牧”的字样,留下道白印。“去年端午,你家小子是不是在堤下挖了个洞,说要藏猎物?”秦斩的声音不高,却让猎户的手顿住了。棕色兽皮的汉子叫石夯,脸涨成了酱色:“那洞浅,早填了……”

“填了也没用。”秦斩弯腰,拨开堤边的草,露出块新补的土痕,“去年汛期,就是这处先渗的水,冲开了两丈宽的口子。你们庄子在下游,水漫过来时,是谁背着老人们往山上跑的?”石夯的头垂了下去,旁边穿黑兽皮的猎户石锤闷声道:“是将军带的兵。”

秦斩从驿卒手里牵过两匹马来,马背上搭着新织的麻布和半袋豆饼:“驿站西边的荒坡,我让人查过了,水草比堤边肥,还离你们设的陷阱远,不会惊着猎物。这两匹马借你们用,把羊和家当挪过去,豆饼给马当路上的口粮。”石夯盯着马脖子上的“秦驿”木牌,又看了看碑上的字,突然把羊绳解了:“将军,俺们不是不讲理,就是怕挪了地方,羊不适应。”

“我让农官跟着去,帮你们看看坡上的土,要是能种点豆子,冬天还能添口粮。”秦斩拍了拍他的肩,系统界面在眼前闪了下:“猎户搬迁意愿提升,河堤管护阻力降低40%。”他没多说,只是看着石夯兄弟俩牵着马往西边走,羊蹄踩在堤下的草地上,没再往碑边靠。

赵仲看着他们的背影,挠了挠头:“将军,俺还以为要动鞭子呢。”秦斩笑了笑,指着碑旁刚挖的树坑:“光靠规矩管不住人,得让他们知道,守规矩不是吃亏,是保命。”说话间,村里的妇人们扛着树苗来了,都是酸枣树——耐旱,扎的根深,还能结果子,秦斩特意让苗圃选的三年生苗。

阿禾跟着素问也来了,手里提着个竹篮,装着用艾草和薄荷做的驱虫包。“秦将军,素问姐姐说把这个挂在碑上,能防虫子咬碑上的字。”他踮着脚,把驱虫包系在碑顶的石环上,薄荷的清香混着晨雾散开。素问蹲下身,帮妇人扶着树苗:“最近泽里的蚊虫多,让村民们巡逻时都带点艾草,免得被咬出病来。”

太阳升到头顶时,十几棵酸枣树都种好了。秦斩望着树苗上系着的红绳——那是村民们自己编的,说能辟邪,突然觉得这碑不再是冷硬的石头,倒像个立在堤上的家。系统提示弹出来时,他正摸着碑上的字:“河堤管护体系建成,隐患响应速度提升80%,楚地汛期伤亡风险降低50%,解锁‘水文观测’哨站模板。”

赵仲凑过来看:“将军,这哨站是啥?”秦斩指着泽里的水纹:“得在高处建个棚子,派人盯着水色、水位,一旦有异常,能立马报给各村子。”他刚说完,石夯就骑着马回来了,身后跟着几个猎户,手里扛着木头:“将军,俺们去荒坡时,见着几棵枯松,结实得很,能当哨站的梁。”

秦斩看着他们汗津津的脸,突然觉得,这河堤上的碑,不仅刻着规矩,还刻着人心。

接下来的半个月,哨站成了沿泽百姓最上心的事。石夯带着猎户们去山里砍木头,赵仲领着管护员挖地基,村里的老木匠主动来画图纸,连阿禾都每天跑去帮忙递钉子。哨站选在河堤最高的土坡上,四四方方的,用的是松木梁,茅草顶,还留了个小窗,正对着云梦泽的中心——老木匠说,从这能看见泽里的水脉,水要是变浑,就是要涨水的征兆。

这天午后,秦斩刚到哨站,就见老木匠蹲在地上,用木炭画着什么。“老丈,这是啥?”他凑过去看,画的是几条弯弯曲曲的线,旁边标着“春分”“夏至”。老木匠摸了摸胡子:“将军,这是俺们祖上传的水脉图,哪段时间水会涨,哪段堤最容易漏,都在这上面。”

秦斩眼睛一亮,系统提示突然弹出:“融合传统水脉知识,水文观测精度提升60%,哨站预警时效延长12小时。”他立刻让赵仲把水脉图拓下来,贴在哨站的墙上,又让人把老木匠说的“漏点”都在堤上做了标记,用红漆画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