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29章 收到三份礼物(2 / 2)

沈南飞:“我希望我俩的称呼可以改变一下,

邱总,沈总,这种称呼过于严肃正式了,可以吗?。”

邱莹莹问道:“那我该怎么称呼你?,沈南飞?,你叫我邱莹莹?。”

沈南飞顿了一下:“呃,这样也行吧,我可以叫你莹莹吗?。”

其实他心里是想称呼:南飞,莹莹的。

邱莹莹听习惯了自己爸妈叫她莹莹,突然有别人叫,好像有点不太习惯。

她说道:“要不还是先叫我全名吧,假如你发微信时,可以省略一个字。”

沈南飞微笑说:“听你的,我等有一天我俩都省略掉前面那个字的时候哦。”

邱莹莹把包放进纸袋里,拎着和沈南飞一起出门了。

那天后,他俩互动比之前密切,沈南飞开窍了似的。

时不时的就送礼物给她,两人关系渐入佳境中。

这时邱莹莹手里的虚拟币,连挖带收购,钱包里已经接近两千枚了。

而虚拟币的价格一直在缓慢上涨,根据郑宇的交易平台,每天实时价格。

已经从年初的0.5美元,涨到现在深秋时的13美元左右。

她手里持有的这些数量,一半是挖到的,一半收购的。

总成本均摊下来8美元左右,这还不算雇佣员工的成本。

所以按照现在的价格,其实她并不赚钱,反而要微亏一些。

公司员工们,他们既然在挖矿,肯定也会关注币圈交易价格。

都不明白邱莹莹为什么要一直挖矿,仿佛只是花钱养着他们似的。

邱莹莹不在意那些职员们怎么想,她前两月投了五千万给didi叫车。

账户里还躺着很多钱,买了某家银行的私行理财。

年息六厘,每月只拿利息都要接近百万了。

养个10几人的小公司绰绰有余,钱生钱才是最快,又最方便的。

其实普通人最难赚到的就是第一桶金。

假如一个人她靠自己赚到第一个一百万花了五年时间。

她赚第二个100万时,大概只需要2-3年。

随着资产增殖,以后这个时间还会缩短的。

因为她不但可以依靠原本就赚钱的生意去赚钱,她还有了原始积累。

不论是买房,买理财,存定期,这些都在给她的资产增值。

聚沙成塔,不要小看理财,定期的利息,现在银行的利息很高的。

民间借贷更是到了年息三分是普遍现象,少数五分利都有。

关雎尔父母说的搞投资,大概就是参与了民间借贷。

这个在江浙两省已经搞几年了,从08年经济危机结束后。

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民间热钱很多,都在找投资的渠道。

所以这两个经济大省,很盛行民间借贷。

当然邱莹莹肯定不会参与其中,她只赚银行的利息钱就可以了。

利润越高风险也越大,她没有那么贪婪,稳健发展为主。

至于投资didi叫车的钱,要等到明年年中b轮融资时,她才能套现走人。

这期间如果有耳熟能详的初创公司出现。

邱莹莹账户上的钱再投他个天使轮,a轮都没问题。

所以她一直在公司怡然自得其乐,天天开机器挖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