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星抱着季阳,唤来一旁的秋风,没有驾车,直接翻身上驴,抱着季阳坐在前面,轻轻夹了夹驴腹,秋风便缓步朝着村里走去。
没多大一会儿,就到了李度家。此时李家已经吃完晚饭,谢婶正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纳凉,借着朦胧的月光说着话。
看到白星骑马过来,谢婶连忙起身笑着招呼:“小白来啦,快进来坐。”
“谢婶,”白星抱着季阳下了马,把秋风拴在院门口的木桩上,“村长伯伯在吗?”
“在呢,在鸡圈那边喂鸡呢,我去叫他。”谢婶说着就往院子后面走去。
不一会儿,谢婶就和李度一起回来了。李度擦了擦手上的灰,笑着问:“小白来啦,这个时候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白星抱着季阳走到他面前,认真地说:“村长伯伯,是这样的,我在县里的铺子27号要开业了,需要很多竹杯。想麻烦您帮忙召集一下村里有空的乡亲,帮忙制作一批,大概需要1000个。”
她顿了顿,详细说道:“竹杯要用不大不小的竹节,刚好能让人一手握住,切口一定要打磨圆滑,不能伤手。工钱是5文钱一个,多劳多得,您看这样可以吗?”
李度一听是挣钱的事,眼睛亮了亮:“这是好事啊,挣钱的买卖,乡亲们肯定愿意。我一会儿就挨家挨户去说,
正好现在地里没什么活计,离过年也近了,大家正想多赚点钱过年呢。”
他想了想又问,“不过咱们村外的竹林离得远了些,你这竹杯要得急吗?”
“急的,”白星点头,“本来还想在杯身上刻上招牌名字,但开业在即,时间来不及,就先不用刻了,把切口打磨圆滑就行。
还有,太大或太小的竹节都不要,一定要合适的尺寸。”
她看向谢婶,“村长伯伯,您家有现成的竹杯吗?我想看看样子。”
“有的有的,”谢婶连忙应着,转身进了厨房,很快拿出一个竹杯来。
白星接过看了看,这竹杯大约12厘米高,直径6厘米左右,
手感还算光滑。“差不多就是这样,”她比划着,“再稍微短一点点就更合适了。”
李度接过竹杯看了看,点头道:“成,我明天就把这个拿去给乡亲们做样子,让大家照着做。”
“那就麻烦您了,”白星叮嘱道,“后天一早让大家把做好的竹杯送到我家,我当场验货,合格的就当场给钱,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来,过了时间就不收了。
还有,得跟乡亲们说清楚,不达标的我是不会付钱的,可别想着拿残次品来交差。”
“放心吧,我会跟大家说清楚的。”李度拍着胸脯保证,“这点规矩大家还是懂的。”
“那就辛苦您了,李伯伯。”白星抱着季阳,笑着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