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几个挎着篮子的大娘从旁边路过。
白星看着她们陌生的面孔,疑惑地问道:\"这几个大娘不是咱桃河村的吧?我怎么没见过。\"
李兰顺着白星的目光看去,叹了口气说:\"不是,她们是逃荒来的,这两天才到。衙门把她们分到我们村,一共有二十户人家。村长还是咱们李度叔,最近他们也开始盖房子,所以我和王南得去远点的地方挑木头,近处的木材都被占得差不多了。\"
白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加上咱们原有的住户,村子里就有五十来户人了?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村子里肯定热闹了不少。\"
李兰苦笑着说:\"热闹是热闹了,可也多了不少麻烦。这些新来的人想在河附近盖房子,说是方便取水。但李度叔说那一片要留着做农田,如果他们盖在那里,以后农田就只能去山里开荒了。后来他们只好往山里挪,但心里还是不太乐意,刚一来就闹了不少矛盾。现在村里的大娘们都不太喜欢这些新来的人。\"
白星皱了皱眉头,深知这种情况在逃荒流民安置时并不少见。
不同的生活习惯、利益诉求,很容易引发矛盾。她想了想,说道:\"是需要点磨合期的,如果好相处的话都好说\"
李兰无奈地摇摇头:\"话是这么说,可做起来哪有那么容易。这些新来的人一路上吃了不少苦,脾气都有些急躁。而且他们觉得自己是被分配来的,心里多少有些怨气。\"
白星轻轻拍了拍李兰的手,安慰道:\"别太担心,我相信李度叔有办法解决。他当了这么多年村长,经验丰富,肯定能处理好这些事。\"
正说着,王南扛着一根粗大的木材走了过来。看到白星,他连忙放下木材,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憨厚地笑了笑:\"姐姐来了。\"
白星笑着点点头:\"王南,你辛苦了。听李兰说这椅子是你做的,手艺真好!\"
王南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都是些粗活,让白姐见笑了。只要大家用着方便就好。\"
白星看着眼前这对勤劳善良的年轻人,心中满是欣慰。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能遇到这样真诚相待的朋友,是她的幸运。她从车上拿出一些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递给李兰:\"这些你拿着,我们吃不完也会坏。\"
李兰连忙推辞:\"姐姐,这怎么好意思。你留着自己吃吧。\"
白星硬是把东西塞到她手里:\"跟我还客气什么。\"
李兰感动地看着白星,眼中泛起泪花:\"姐姐,谢谢你。\"
白星笑着搂住她的肩膀:\"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我们是一家人。以后要互相照应。\"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几个人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围在一起,似乎在争吵着什么。李兰脸色一变,说道:\"肯定又是新来的人和村里的人起冲突了。我得去看看。\"
白星点点头:\"我也一起去。说不定能帮上什么忙。\"
一行人快步走到事发地点,只见一群村民和几个逃荒来的人正吵得不可开交。李度叔站在中间,脸色阴沉,努力劝说着双方。
\"都别吵了!\"李度叔大声喊道,\"大家以后都是一个村子的人,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怒气冲冲地说:\"我们想在河边盖房子,方便取水,这要求过分吗?凭什么不让我们盖?你们是先来了占了好地方,比我们少好长一段路取水。\"
旁边一个村里的大娘也不甘示弱:\"那河边是要留着做农田的!你们盖了房子,以后农田怎么办?你们只顾自己方便,也不考虑考虑以后庄稼怎么淋水?\"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争吵得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