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你最近写的不好啊。”
长兴县内,一家刚刚翻新过的茶肆中,戴着斗笠的漆黑盔甲无奈地放下了手稿。
“我这么说吧,我也认识过别的作者,读者别教作者写书这种事我还是知道的……不过老吴,我就问你一句话,这几天写的东西你自己觉得怎么样?”
“还……可以吧?”
看着手稿上的那些文字,吴承恩迟疑了一下。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至少顺得通……”
“是啊,至少顺得通。”
杜康叹了口气。
“除了通顺呢?”
“呃……”
吴承恩说不出话了。
“你看。”
杜康两手一摊,随后掰着手指挨个数着。
“亮点,没有。爆点,没有。噱头,也没有。起伏,还是没有……老吴,你跟我交个底,你最近是不是很累?”
“……是。”
吴承恩愣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在那位“鬼将军”的提醒之下,吴承恩也发觉到了一点不对劲。
最近他整日里不是带着那些下山的民众们进行灾后重建,就是在巡视长兴县四周保护生产,生活相较于之前确实忙碌了很多,但也平淡了很多。
而问题也恰恰就在这份平淡上。
“花果山发展这里确实写得不太好啊……”
叹了口气,吴承恩苦笑着收起手稿。
“过于拖沓了。”
“觉出来了?”
端起茶壶,杜康为吴承恩倒了一杯茶。
“你不擅长写种田流啊……是,种田流核心在于资源的积累,可是种田流的关键其实是在打出去的那一刻。把你积累的资源转化成实际的表现,让读者看到你积累的东西到底有多厉害,这才是爽点的来源……你这种田都种了几万字了?好歹爆一下吧……”
“这……以前从没写过这方面的东西,还是第一次尝试。”
吴承恩尴尬地挠了挠头。
如果说刚才他还只是隐隐有所明悟,那他现在算是彻底回过味来了——一切都是因为最近他搞灾后重建搞太多了,所以写作的时候他也下意识地将最近所经历的那些建设场面都写了进去。他自己是觉得没什么问题,但那些与正文无关的内容却直接拖慢了整个故事的进度。
说到底还是因为最近过于疲惫了。如果他真的能有书里猴妖那种旺盛的精力,想必就不会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填进书里了。
“不过以后不会这样了。”
说着话,吴承恩活动了一下筋骨,全身骨节劈啪作响。
他是因为年老而精力不济没错,可只要好好锻炼的话,这份精神头还是能慢慢补回来的。
“这段我再修改一下吧,过几天再交给先生。”
“其实也用不着这么麻烦……啊,对了。”
杜康似乎想起了什么。
“你要的武器已经拉来了啊,就在门口。”
“先生您说的是门口那几捆长棍?”
吴承恩思索了一下,微微点头。
“也……行吧。反正也只是为了让百姓心安,发一些棍子已经足够……”
“不是。底下还两大包枪头呢。”
杜康摇了摇头,随后比划了一个杵的动作。
“套在棍子上然后打个钉子上去,就是一杆长矛……这次没给你买什么刀剑,那玩意能随身带,不太好管制。这些长杆就好多了,做起来也方便。甚至来说你只要有木头自己都能削杆子,到时候装上枪头就行了。”
“这样吗?”
吴承恩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多谢先生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