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生死间的大恐怖……他可不想多体验几回。
“千总还请息怒,这些番人就这样……”王修继续安抚着暴怒的沈千户,“不过千总也不必把那些财宝都给砸了。毕竟这些东西也算是难得的珍品了。带回去的话应该也能将功折罪……”
“你不懂……”
沈千户像是被抽空了力气,无力地坐倒在地上。
“财宝是财宝,也仅仅只是财宝而已……郑公公那边根本不缺这种东西,道衍大师要的也不是这种东西。他们要的是那些拥有神奇力量的珍宝……”
“神奇力量……”
王修沉默了一下。
“千总,难道咱们还没出大明的时候听到的那些流言……都是真的?”
“什么流言?”
沈千户的眉头拧了起来。
“你都知道些什么?”
“千总,您还记得前几年的事吗?”王修压低了声音,“就是修《永乐大典》的事……”
“永乐大典……”
沈千户的眉头拧的更紧了。
沈千户当然知道王修指的是什么。永乐元年,天子欲修纂天下知识整理备辑为一书,以求化繁为简,内阁首辅解缙领命。但是在永乐二年,解缙等人编纂的《文献集成》却被天子用一句“所纂尚多未备”直接打了回去。而在那之后的永乐三年,“黑衣宰相”姚广孝突然奉天子之命接手了解缙的工作,这才有了后来的《永乐大典》。
姚广孝才学高绝,就连帝都的布局也出自他之手,天子会进行如此调动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但在这其中,还有另一种说法。
姚广孝参与修书并不是因为什么天子之命,而是主动请缨。
换句话来说……
姚广孝根本就不是去修书的。
他是去读书的。
“永乐五年,《永乐大典》第一次成书。”
王修沉吟了一下。
“同年,郑公公奉天子之命第一次出海……到咱们这一次可是第四次了。”
“你想要说什么?”
沈千户的眼神犀利了起来。
“卑职不敢。卑职只是有些不解……”
王修拱了拱手。
“当年道衍大师在编纂《永乐大典》的时候……到底看到了什么?”
ps:感谢列位看官老爷的订阅,打赏,还有月票。
ps2:最近精神不是很好,更新慢了,对不住。
ps3:这是第二更,第三更能不能有只能看缘分了……如果今天补不上的话就后天也就是二十七号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