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就聊吧。”看了一眼喧闹的人群,杜康罩在身上的黑袍里摸出一个小小的金饼子,远远地丢到了说书先生的案子上,“聊点有意思的。”
“嘶——”看着那足有半个巴掌大小的金饼子,说书先生倒吸一口凉气,随后连忙起身对杜康遥遥行礼,“谢壮士赏!不知这位壮士想要听点什么?”
“聊点神兵利器的东西吧。”杜康想了想,又补了一句,“都是跑江湖的武人,谁对这玩意没点兴趣。”
眼前这个说书先生明显是小说家的门徒,喜欢搜集异闻的他们是最好的消息源,也是最能作死的一群人——杜康甚至还发现过有小说家的门徒曾经去塞北寻找过地龙翻身的真相。这也是为什么杜康对这个学派印象深刻的原因。
如果真的有什么动静,这个说书先生应该会知道一点。
“壮士您说的在理。”说书先生点了点头,又坐了回去,“行走江湖,第一肯定是钱。有道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钱不行。第二那就是兵刃了,这是挣钱的家伙。当然我说的可不是抢劫啊,列位别误会。”
在座的一众看官们都善意的笑了笑,他们很清楚说书先生指的是什么。这些年武人们越过边境去四邻的境内里打草谷几乎已经成为了惯例,他们中不少人也曾去那些番邦小国耀武扬威过,甚至有些人还因此发家致富。
“说到兵刃,就不得不提那一柄跟随太祖爷征战一生的偃月青龙。”说书先生伸出一根手指,“刀长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实乃百兵之魁首。”
一众看官纷纷点头附和。虽然大家都知道实际上并不是那回事,但那毕竟是关帝太祖的兵刃,说这是魁首属于政治正确。如果说这不是魁首……怕不是要被请去喝茶。
“其次就是当年温候用过的那杆方天戟了。”说书先生伸出第二根手指,“戟长丈二,重四十斤,温候曾用此戟于虎牢关前力敌群雄,威不可挡。”
“还有呢?”看官们纷纷起着哄,“这些东西谁不知道!来点新鲜的!”
“新鲜的……”
说书先生揉了揉脑门。
“先秦墨家显门一脉先师,秦古离的佩剑,矩子令。这个你们不知道吧?”
“这个不算!”有看官高喝着,“黑暗剑的故事上个月你刚讲了一遍!”
“我……”说书先生一噎,“算了,那就说点当今的江湖事吧。”
“别打岔!说好的神兵利器呢?”看官们纷纷指责着,“那个壮士白打赏了?”
“列为稍安勿躁。”说书先生擡手虚压,“江湖事是江湖事,但也是跟神兵利器有关的。”
“不知道列位知不知道塞北陆家?”
说书先生卖了个关子。
看着安静下来的观众们,说书先生点了点头。
“这塞北陆家,最近可是声名鹊起啊……”
看着侃侃而谈的说书先生,杜康呼出一口气。
线索,有了。
ps:感谢看官老爷们的订阅,打赏,还有月票。
ps2:是真更的早了一些。
ps3:去办点事,下一更天黑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