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2章(1 / 2)

第122章

第122章

废太子都过去两个月,皇上没有要另立太子的心,可那些大臣有些着急,说国不可无储君,频频递折子请求另立太子。

皇上置之不理,可折子依旧不断。

皇上在上朝时发了一次火,说最近的折子杂事太多,要求大臣们递上来的折子要有要事要奏,无事不用递折子,否则降官革职处理,请求另立太子的折子才少一些。

眨眼间到了七月,皇上准备到行宫避暑。

徐香宁觉得皇上已经废完太子,而胤祄也已经九岁,若是皇上此次带他们去行宫,她应该不会拒绝。

果真,随行的名单下来,她们母女子三人都在名单里面,这次随行的人还真不少,荣妃跟恵妃都一同随行,几乎大半个后宫的人都搬过去,这几日,大家都在收拾。

徐香宁也不例外,好不容易觉得两个月的行李收拾得差不多,她才悠闲地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原先一直想着在后院里弄个秋千,总是因为各种事耽搁下来,看着后院那一块空置的地方,她想着要把秋千安排上。

“小邓子呢,算了,还是把小目子叫过来吧。”

“奴婢这就去。”秋铃去找小目子。

小目子在他那屋里歇息呢,被秋铃揪醒,让他赶紧起来,说他在偷懒,小目子是连忙道歉,穿好衣服后就很快出来。

“娘娘,小目子偷懒。”秋铃告状。

小目子赶紧下跪,求饶道:“娘娘,我只是困了,回床上补一觉,奴才的差事都做完了。”

“快起来吧,没什么大事别动不动就下跪,你去内务府营造司那边找人,看谁能在我们的院子里帮做一个秋千,问问需要多少银子,让他们尽快找人做好。”

“好嘞,奴才这就才。”

“你还是先整理整理自己的辫子吧,不着急,今日去就可,这会不用着急。”

“奴才回屋整理整理。”

小目子起身又跑进他那屋。

“干嘛吓唬他。”

秋铃笑道:“娘娘,我们宫里也不能松懈,他们仗着娘娘是好性子就懒怠,得给他们警醒警醒,不然他们还以为是过来当主子的,办事都找不到人,平时躲去偷懒。”

“把差事办好就行,平日里不用时时守在我身边。”

“娘娘,也就你这么好性子,万一皇上来了也找不到人伺候怎么办,不能让他们觉得可以随便偷懒,大白天的还能在屋子里睡觉,昨晚又不是他守夜。”

张嬷嬷管理着他们宫里的人,但张嬷嬷毕竟也有点年纪,平日里秋铃算是张嬷嬷的下手,也会帮着管理,徐香宁见秋铃这么说,也就不再说什么,既然把差事交给她们,就能信任她们。

不过这奴才想偷会懒,睡回笼觉也无可厚非,她平日不会苛求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做事。

小目子去找内务府营造司那边找人,过了两日,营造司的人就把图纸送过来给她过目,她觉得没问题后就让他们开始准备木材,她本以为要花银子,但他们都说不用。

在去行宫之前,营造司的人已经把秋千要用到的东西送过来,一日的功夫就把秋千搭建起来,行动迅速,搭好之后不到两日,她们就出发去行宫避暑。

此次去行宫避暑带的人很多,浩浩汤汤的,原本只需一日的路程因为人多变成两日,到行宫已经是第二天的午时。

她们又花了一个时辰安置,规整东西。

徐香宁到行宫后第一件事便是睡觉,在路上睡不着,其其格他们两个太兴奋,一路上都在吵闹,这一睡便到傍晚,外面的天都快黑了,远处的天空有着橘黄色的余晖。

“娘娘,你可算是醒了,皇上那边召你呢。”

“我还没吃饭呢。”她坐在床上,双眼无辜地看着张嬷嬷,人刚醒,是不大愿意过去皇上那边,才安置下来,懒得折腾,皇上的昭阳宫离她这里不算近。

“那娘娘随便吃点再过去,有点心。”

“算啦,就这样过去吧,我到那边再吃点东西。”

张嬷嬷又改口说:“也是,不能让皇上久等,洪公公在两刻钟前就过来通传了,我看娘娘一直没醒,洪公公又说不着急,我才没叫娘娘,娘娘快穿衣吧,有轿辇在外面等着呢,娘娘不用走路过去。”

徐香宁穿好衣服,头发没怎么弄,简单弄个包髻,首饰更是不戴,坐上轿辇过去皇上那。

皇上已经用完膳了,底下的奴才正在撤膳。

“皇上,臣妾还没吃呢。”

康熙瞧着徐氏素面朝天,连根簪子都不插的样子,不由笑了笑,她一个坐在马车里的人还能这么累,又不是让她在外面骑马,“梁九功,让膳房的人做弄一份晚膳过来。”

“皇上,不用那么麻烦,把你吃剩的重新摆上来就行。”

原本在收膳的奴才们都看了看皇上,等待皇上的吩咐。

“都凉了,重新弄一份吧。”

“没事,这天也吃不了太热的,你才刚吃完,能凉到哪里去。”

“行吧,重新摆上吧。”

奴才们又把膳食摆上。

徐香宁太饿,几乎把剩下的食物都吃光,吃饱了摸摸自己的肚子。

“还以为朕虐待你,不给你吃的。”

“臣妾还想吃些果子。”

康熙眼神示意旁边的太监,小太监又赶紧出去忙活,弄来一盘新鲜清洗干净的水果,夏季有的李子跟荔枝都在里面,徐香宁转移到炕上,坐在炕上吃。

新鲜的荔枝甜蜜多汁。

“别吃多,小心上火,荔枝不能多吃。”

徐香宁剥一颗塞进皇上嘴里,示意他闭嘴。

康熙算是明白徐氏这身子瘦不下去的原因了,刚刚明明吃那么多,还能吃些这么多水果。

“上火别怪朕没提醒你。”

“放心吧,臣妾不会怪你的,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别围在臣妾身边,臣妾边吃边歇一会。”

徐香宁吃的时候也不忘投喂给秋铃。

主仆两几乎将荔枝都吃完,李子只吃了几个,因为李子偏酸。

吃好之后,她才去沐浴。

行宫不像皇宫那么热,皇上的寝殿还摆着两盆冰山,她沐浴穿着单薄的勤寝衣还觉得有点冷,赶紧缩进被窝里,皇上在不远处的书桌前点着灯看折子。

“皇上,该歇息了,别累着眼睛。”

“行,朕知道了。”

过了一会儿,皇上果然上床了。

“你白天睡过了,晚上还睡得着吗?”

“不知道,躺着躺着说不定就睡着了。”

“朕也把那些玉带过来了。”

徐香宁惊讶地看着皇上,“皇上,你带那玩意过来干什么啊。”

“朕瞧着那日弄你你挺舒服的。”

徐香宁拍他胸膛两下,“皇上,你快别说了,你怎么能……”

她不知道该什么说他,她莫名有点羞耻,老男人的尺度是越来越宽,她一个现代人都赶不上他,“皇上,快歇息吧,时辰不早了,别乱折腾,臣妾好得很,什么都不需要。”

“你睡不着,朕也没有困意,为何不需要,朕服侍你不好吗?”

徐香宁瞪他一眼,扯过被子盖过头,不想搭理他。

“没事,朕又不会笑你。”

他有什么资格笑她,应该是她笑他才对,老男人不中用,还要别的东西旁助,徐香宁忍不住又拉下被子瞪他,人越老越不要脸是真的,“皇上,你……你去找别人吧。”

“不找别人,朕只要你。”

“我不要你,你离我远一点。”

康熙乐得直笑,跟徐氏在一起,他至少能暂时忘记朝堂上的事。

翌日。

徐香宁迷糊中都能听到鸟叫声,醒来后才意识到自己在行宫,行宫里树木众多,有鸟叫声也不足为奇,她想起昨晚的事,有些懊恼,怎么就跟皇上胡来了呢,难不成她的尺度也被皇上越拉越宽。

她偏头一转,皇上又在不远处坐着看折子。

行宫里皇上住的地方是寝殿跟书房结合在一块,偏殿是跟大臣议事的地方。

“皇上,我渴了。”

“奴婢去给娘娘倒水。”

站在一旁的文露立即去倒水。

秋铃也站在床边扶她起来。

宫女们也陆陆续续进来,端着盥洗用具,她喝完水后开始净手漱口加洗脸。

“皇上,你用过早膳了吗?”

“在等你。”

徐香宁没有丝毫不好意思,慢条斯理地穿好衣服后才慢慢挪到膳桌旁,皇上也走过来,在她身旁落座。

“皇上,今日要做什么?”

“批折子。”

“到来行宫了,还要批折子,不出去走走吗?你不是说要教胤祄他们骑马吗?臣妾瞧着今日天挺好的,不如我们去骑马怎么样。”

“明日吧,朕让马场那边的人先准备。”

徐香宁了然地点点头,确实是太过突然,皇上出行总归是要一些人保护的。

目前依旧算是多事之秋。

“那就明日,臣妾待会回去跟胤祄他们说。”

“嗯。”

吃过早膳后,徐香宁便从昭阳宫离开,在宫门口碰到过来找皇上的四阿哥,她坐在轿辇上,朝他点点头,也没说什么,没作停留就往前走了。

来到行宫第三天,皇上带他们去马场骑马。

马场周围有不少侍卫守着。

其其格跟胤祄他们两个虽然学会骑马,但显然骑术并不精湛,骑的还是小马,他们不敢骑快,她也不让他们骑快,安全要紧,不能从马背上摔下来,皇上倒是绕着马场骑了三圈,速度比他们要快。

到了晌午,阳光太烈,他们才从马场回来。

荣妃跟恵妃难得坐在一块喝茶。

“皇上今日带着徐妃跟十八阿哥他们去骑马了,皇上兴致不错。”

“是啊,跟徐妃在一块,皇上似乎开心许多。”恵妃放下茶杯,望了望外面,“皇上对徐妃这么多年是情有独钟啊。”

“可不是嘛,这么多年还宠着,连带徐妃生的孩子也有眷顾,十八阿哥如今都九岁了。”

“是啊,九岁了,十八阿哥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生母亲自抚养,皇上又宠爱他,这么大的孩子还能住在后宫,跟皇上见面次数也多,太子被囚,皇上似乎把为数不多的父爱移情到十八阿哥身上了。”

闻言,荣妃忍不住看了看恵妃,嘴角划过一抹讽刺,太子被废被囚,另立太子也没有动静,恵妃怕是着急了,徐妃的孩子这么得宠,风头上皇上还带十八阿哥去骑马,十八阿哥年纪小,可一定会长大,到那时皇上若是还没走呢。

这位置有可能落到十八阿哥身上都不一定。

“这茶妹妹也喝得差不多了,我头有些疼,还是先回去歇着,妹妹先告辞。”

荣妃让人送恵妃。

恵妃刚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担心皇上要立十八阿哥为太子,算起来她们的担忧是一样的,不过恵妃肯定比她着急,她可指着大阿哥呢。

“娘娘,恵妃这话是什么意思?”

“谁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我们先别管。”

荣妃是想她的孩子坐上那个位置,不过她觉得她肯定没有恵妃那样期盼,毕竟胤祉比不上大阿哥。

在行宫的第一个月,徐香宁日子过得很悠闲。

到了八月五日,怜雪说胤祄昨夜闹肚子,肚子不是很舒服的时候,她立即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过去隔壁房间看胤祄。

“哪里不舒服?”

胤祄躺在床上,面色有些苍白。

“去请太医了没有?”

“请了,太医正在过来。”怜雪回道。

徐香宁摸了摸胤祄的肚子,回头问怜雪跟崔明斌,“怎么回事?是昨天夜里着凉了吗?还是吃错东西?昨天有没有吃什么很凉的食物?昨天有吐吗?”

怜雪跟崔明斌均是摇摇头,说昨天没吃什么太凉的食物,就只是吃了一些荔枝。

“小阿哥只是说肚子不舒服,没有吐。”

“哪里疼?告诉额娘哪里疼,这样疼不疼?”徐香宁四处摁了摁胤祄的肚子,“是怎么个疼法?”

“就是肚子不舒服,好像有东西在里面烧。”

“烧?灼烧吗?像是被烫到了一样?”

胤祄点点头,可能见她担心,他又说不是特别疼,一点点疼。

穆察太医带着两个吏目过来,听完胤祄的描述后,穆察太医也有些迷惑,不知道是怎么个疼法,肚子疼还是胃疼,不过他先开了治胃病的药方。

等熬好药,徐香宁亲自喂胤祄。

“额娘,弟弟又不舒服了吗?”

其其格站在一旁担忧道。

“是,弟弟肚子不舒服。”

“为什么他不舒服,我也吃了荔枝,我怎么就没事。”

徐香宁哪里知道是怎么得病,可能不是荔枝的问题,古代又不像现代,有个什么机器可以知道五脏六腑里面是什么问题,太医也只能大概地给出一个诊断结果。

她害怕胤祄是这一年得了急病去世,不过有可能是病从口入,她让崔明斌要时刻盯着胤祄的吃食,不能乱吃东西,膳房那边也要盯着,膳房那边的厨师给胤祄烧的饭菜都要不离眼地盯着。

不知是太医开的药起效了还是怎么的,过了四五日,胤祄就好了,肚子也不疼了,人也没有发烧,她才松一口气,可能是她太过紧张,小孩子偶尔肚子疼也不是罕见的事。

但没想到刚没好几天,胤祄肚子又开始疼,还是一样的感觉,灼烧感。

徐香宁觉得奇怪,怎么刚好就又疼,胤祄的一日三餐都没什么奇怪的,都是热食,而且她都不让他吃荔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