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初夏等人始终保持开放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来访。
对此,阮初夏、卫成露和郭成雅三人达成一致。
凡是正规媒体的采访请求,一律欢迎接待。
不管对方是市级小报,还是省级大刊。
只要不影响正常运营,全都安排时间接待,认真作答,积极配合。
她们知道,口碑需要积累,品牌需要曝光。
每一次采访,都是向公众传递企业形象的机会。
哪怕只是报纸上一个小角落的报道。
也可能带来潜在客户或合作伙伴的关注。
她们坚信,细节决定印象,而印象最终将转化为信任。
正因如此,致远医疗设备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在深市医疗行业内打响了名号。
医院采购负责人开始主动打电话咨询设备信息。
一些经销商也陆续找上门来洽谈代理合作。
有市级三甲医院的设备科主任专门派人前来考察生产车间,对产品的稳定性表示认可。
也有连锁体检机构提出批量采购意向,希望引入公司的新型影像辅助系统。
更有几家外地医疗科技展会主办方发来邀请函。
希望致远医疗能作为本地创新企业代表参展。
这一切的变化,都源于那次最初的采访。
三个月后,公司迎来了第一个好消息。
从国外淘来的第一批二手医疗器械,顺利通过医院试用。
成功拿下三所市级医院的订单,正式投入使用。
这不仅是赚到了第一笔大单。
更让大家看到,她们这帮人不是在瞎折腾,是真的有本事。
一年后,阮初夏作为深市民营企业里最出名的女老板之一。
被请去参加市里举办的经济成果展览,还上了省台的专访节目。
镜头里的阮初夏,看起来干练又稳重。
她站在一场国际签约现场的中间位置。
面对摄像机,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美国美敦力公司的代表,签下了合作协议。
当天晚上,这条新闻在本地电视台来回播放。
不少人家晚饭后都守在电视机前看。
而在阮初夏早年住过的家属院里,更是热闹得像过年。
“你们听说没?阮初夏那家公司现在一个月赚的钱,比咱们全家一年挣的总和还多!”
一个阿姨拿着报纸,声音都激动得发抖。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
“我侄女在卫生局上班,亲口说的,致远医疗现在是市里的重点企业,政府给补贴、减税,连市长都亲自去公司考察过!”
一个中年男人摇摇头,一脸后悔。
“唉,早知道当初她找人合伙的时候,我就该拼一把,哪怕借点钱也该投一点……现在人家都上省台了,咱们还在为孩子开学的学费发愁。”
日子过得飞快,一晃又到了春节。
阮初夏和丈夫萧知禹开着新买的国产红旗车,慢慢开进家属院的大门。
后排座位上堆满了年货。
车子刚停稳,医务室的门就被猛地推开。
周露露第一个冲了出来,一把抱住刚从车里探出身的阮初夏。
“夏姐!我想死你了!”
喘了口气后,她带着几分撒娇的语气小声嘀咕。
“现在医务室的日子可无聊死了,整天就是量血压、发药、登记病历,重复来重复去,一点挑战都没有。夏姐,你看我能不能去你公司上班啊?”
阮初夏被她这突如其来的热情逗得笑出了声。
她捏了捏周露露那红扑扑的脸颊。
“你啊,随时欢迎。只要你愿意,明天就能去报到。”
当然,这句话只是玩笑话。
她心里清楚,周露露在医务室一向尽职尽责。
可她根本不懂企业管理。
更何况,复杂的设备销售流程、国际贸易的合同条款、客户谈判中的博弈策略。
这些都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应付得了的。
更重要的是,她现在正怀着六个月的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