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68章 不再是唯一(2 / 2)

“是是是!多谢周司长!您放心!我这就去办!包您满意!”陈启明的声音再次充满干劲,连连保证。

“好,等你消息。”周秉昆干脆利落地挂了电话。

陈启明缓缓放下那部老式电话的听筒,听筒底座在红木办公桌上发出“咔哒”一声轻响。

办公室里冷气很足,但他额角却沁出了一层薄汗。刚才那通电话带来的亢奋稍稍褪去,一股更深沉的忧虑浮了上来。

他走到宽大的落地窗前。窗外,珠江水流不息,江上大大小小的船只穿梭不息。

但陈启明的目光却望向港城方向,他记得上次回港城时,在港口看到的情况——以前繁忙的万吨级散货轮,此刻正静静地锚泊在远处的避风塘,庞大的身躯在碧波中微微起伏,显得有些落寞。

它们的泊位,曾经是寸土寸金、日夜喧嚣的所在。

“阿明会长,周司长……真有那么大订单?”一直侍立在旁的年轻秘书,忍不住小声问,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红晕。

陈启明没回头,目光依旧投向海港,声音有些低沉:“万吨打底,美金现结,航线固定……假不了。”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捻着窗框,“可这订单……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啊。”

秘书不解:“会长,有订单还不好?”

“好,当然好!”陈启明转过身,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可你想过没有,这订单打哪儿来的?是北疆的货!运去脚盆鸡的!以前这种货,要么是我们港城转口,要么是脚盆鸡的船自己跑。

现在呢?源头、渠道,都捏在人家北疆手里了!我们……我们就是个跑腿拉货的!”

他走回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后,沉重地坐下,手指敲着桌面:“北疆……北疆啊……它不只是开了个港口那么简单。

它是在重新画地图!以前,我们港城是唯一的桥,西洋的货,南洋的资本,想进内地,都得从我们这桥上过。现在?北疆自己修了条更宽、更近的高速路!谁还愿意绕远路挤我们这座‘老桥’?”

秘书若有所思:“难怪……太古仓那边,上个月堆场的尼龙布,到现在还有一大半没提走……听说货主直接走北疆铁路运去东北。”

“不止是转口!”陈启明拿起桌上的一份英文财经简报,点了点,

“看看这个!汇丰、渣打,这些大班(洋行大班)们,现在天天在报纸上吹什么‘亚洲金融枢纽’,鼓吹我们放弃那些‘低端制造业’,全力搞银行、搞股票、搞地产!为什么?

因为他们也看到了,靠码头扛大包、靠工厂缝衬衫的路子,被北疆挤得越来越窄了!”

他丢下简报,靠在宽大的真皮椅背上,揉了揉眉心:“逼上梁山啊!北疆在抢我们的‘厂’和‘货’,我们就只能拼命往‘店’的更高处爬,去搞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钱生钱的把戏。

金融、地产……希望这条路,真能走得通吧。”他的语气里,有无奈,也有一丝港城人骨子里的韧劲和精明。

窗外的珠江,在他眼中仿佛是曾经的维港,阳光正好,照耀着那些静静锚泊的巨轮,也照耀着中环拔地而起、越盖越高的摩天楼群。

新旧交替的阵痛与转型的迫切,如同这港湾的海水,无声地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