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章 群书我59(2 / 2)

阿赭的声呐裹着少年的心跳,在海底激起细碎的震动——那些曾让它疼痛的“孤独记忆”,此刻都变成了星砂里的“发光颗粒”,被族群小心地嵌进“共生诗篇”的每道褶皱。它忽然明白:原来“被接纳”的终极形态,不是融入族群,而是让自己的“不一样”,成为族群记忆里,不可缺少的“独特韵脚”。

深夜的栈桥点起了紫色的流藻灯,少年把新的声纹翻译器放进海里——这次不是为了翻译,而是为了“合唱”。当他吹响哨子,阿赭的声呐,族群的“咔嗒”,星刃从北极传来的“冰海颤音”,还有远处座头鲸的“鲸歌”,竟在流藻灯的光晕里,汇成了首跨物种的《共振进行曲》。

阿赭看着水面的倒影——自己的螺旋纹,少年的人类轮廓,族群的银灰色背鳍,在波光里交叠成模糊的“共生影”。曾经的它以为,“异类”的命运是孤独终老,此刻却看见,当所有“不一样”的生灵都愿意张开怀抱,孤独就会变成连接彼此的“共振环”,让每个灵魂都不再是“大海里的孤星”,而是星图里,互相辉映的“共生星辰”。

当第一颗春星升起,流藻海的“共振环”仍在继续——幼豚们用星砂给少年的哨子编了“流藻挂饰”,阿月带着成年豚在珊瑚礁上刻下“人类与海豚共生纪念日”,而阿赭的背鳍,正随着环舞的节奏轻轻摆动,让伤口的荧光,给每个“共振的瞬间”,都镀上一层温柔的光。

潮水漫过星砂滩,把“共生诗篇”的第一页冲进深海——那里沉睡着星砂卵,孕育着“双生因”的新生;漂浮着声纹翻译器,记录着跨物种的合唱;更藏着无数个“不一样”的生灵,用自己的方式,在大海的星图里,写下属于共生的、永不落幕的“第七章”:

原来最好的新生,从来不是抹掉差异,

而是让每个“不一样”,

都能在共振的环里,

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然后一起,

把“不同的心跳”,

谱成大海里,

最辽阔的,

生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