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章 群书我25(2 / 2)

四、反制的“围魏”

蝰蛇不知道的是,早在他制定“围魏救赵”计划时,林夏就已经在保护区布下了“反围魏”的局。

三天前,她在监测站发现了异常的无人机信号——那是种和灰熊小队同款的老旧频段。她故意让东区的防火了望塔“疏忽”,甚至在A-7区域放置了几捆浸过汽油的枯柴——不是为了让火真的烧起来,而是为了引盗猎者“自投罗网”。

“你以为只有你们会声东击西?”林夏跳下竹子,靴底碾过蝰蛇的麻醉枪,“东区的火,我们早就算准了风向和湿度——最多烧半小时,连一棵成年楠竹都烧不坏。”她晃了晃手中的GpS定位器,“倒是你们,跟着假信号跑了这么久,累吗?”

蝰蛇这才注意到,熊猫洞周围的竹子上,每隔五米就有个指甲盖大小的反光点——那是新型的红外感应装置,只要有人进入核心区,信号就会实时传到监测站。而他以为“落单”的“雪团”,其实早就在护林员的监控里,被引导到洞口“守株待兔”。

“带走!”小周给蝰蛇戴上手铐时,听见“雪团”突然发出一声轻哼。他转头,看见那只大熊猫正用爪子扒拉着林夏的裤脚,黑鼻子蹭着她膝盖上的护膝——那里绣着小小的“36”字样,和她胸前的徽章遥相呼应。

五、欲望的第二道裂痕

凌晨一点,艾丽卡收到毒牙组织被捕的消息。她盯着监控里被押解的蝰蛇,突然抓起水晶烟灰缸砸向墙面——玻璃碎片飞溅在“雪团”的照片上,恰好划过那对让她着迷的黑眼圈。

“小姐,第三组‘暗影集团’已经出发。”秘书小心翼翼地递上热可可,“他们这次雇佣了当地向导,据说熟悉所有熊猫洞的位置。”

艾丽卡冷笑一声,指尖划过照片上林夏的脸——那个总带着熊猫徽章的护林员,眼神里有种和她当年收购第一家公司时一样的坚定。但她不信,古老的计谋会败在一个小姑娘手里。“告诉暗影集团,既然‘围魏’不行,那就试试‘借刀’——中国人不是讲究‘强龙不压地头蛇’吗?就让那条‘地头蛇’,帮我们拔掉这颗钉子。”

而在千里之外的卧龙保护区,林夏正坐在监测站里,看着“雪团”和“团团”在红外摄像头里打闹。她指尖划过笔记本上的“三十六计”清单,在“围魏救赵”后面画了个红叉,又在旁边写上:“反围魏:以假火诱敌,以真熊守洞,借自然之力,破人为之谋。”

窗外,夜风掀起竹林的浪涛,远处的防火了望塔亮着微光。林夏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三十六计的精髓,从来不是算计,而是‘知己知彼’。你护着熊猫,就得先懂它们的习性,懂这片土地的脾气。”

她望向“雪团”啃竹的画面,忽然笑了——当盗猎者还在翻古书找计谋时,护林员们早把“计”融进了每一片竹叶的颤动里,每一声熊猫的哼唧里,每一次心跳与自然同频的共振里。

而这场关于“计”的较量,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当暗影集团的向导带着盗猎者走进竹林时,他们不知道,前方等着的,不是“借刀杀人”的机会,而是一个由熊猫脚印、竹节扩音器和护林员的目光共同织成的,永远不会破裂的保护网。

(本章完)

创作思路:延续“计中计”的对抗逻辑,以毒牙组织“围魏救赵”制造火灾为切入点,通过林夏对“逆风燃烧”“皮鞋印”等细节的洞察,展现“反围魏”的破局过程。强化大熊猫的“主动防御”(如“雪团”持竹威慑),凸显“保护对象”并非被动,而是与人类守护形成默契。穿插艾丽卡的反派视角,铺垫后续“借刀杀人”的阴谋,同时深化“传统计谋与现代生态保护结合”的核心,通过护林员的“反制预案”体现“知己知彼”的计略精髓,语言风格保持紧张感与自然描写的融合,加入“熊猫互动”的暖点平衡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