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8章 埋没的科研技术(2 / 2)

“死了!?真是不幸!但是他没有白白付出,现在是他的付出得到回报的时候了。”逸恒说。大家都开始平静地谈起来,说着黄直的故事和对技术的理解与应用。施明辉告诉逸恒,现在他与海燕结了婚。原来黄直瘫倒后,他一直为黄直暗中抱不平,暗暗地查找证据,直到把林辉的犯罪事实揭露了出来,给了林辉应有的惩罚。

“在争回了属于黄直的财产后,黄直的病情却在不断加重。他无法说话,但是他心里很明白,多次暗示要我照顾好海燕。黄直是一个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病属脑部深层问题,是医不好了,果然在不长的时间就去世了。”

“黄直在搞他的新材料发明时,我一直与他在一起,海燕也非常支持。哪知道得不到科学委员会那帮人的支持。当时,这个技术就是对粒子级的重整技术,原材料也非常广泛。”施明辉说到这里,叫海燕去拿技术资料。海燕拿出电子笔记本,点开技术资料递给逸恒看。

“我的天啊,这么好的发明,正是我们需要的,却胎死腹中……但是,这些符号是什么意义?”

“我们都无法理解,不过黄直专门用一个册子做了说明,需要花时间来阅读理解。”“当时……当时怎么没有向科委申报项目呢?”

“申报了啊。科委那帮官僚,制定的政策倒是说要支持科学发明,可是又出台这样那样的条件限制,又不给鼓励。”

“嗯,政策规定是鼓励的啊。”“实用不嘛?”

“怎么了?”

“出的政策尽是针对那些专门的科研机构。对民间、对个人的科学创新哪有什么鼓励政策?许多个人希望得到科委的鼓励和支持,可是连政策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哦,这个倒是,科委对鼓励全民科研的政策制定有缺陷。”“就是嘛。”

“你有什么想法?”

“我认为科学技术发明不是哪个部门、哪些人的事情,应当是全民的,该鼓励凡是有志于科学研究和创新发明的人去研究、探索。”

“对,除了对专门机构、科研企业、生产公司出政策,还要对民间都出政策,对个人、个人合伙,只要有好的创意就应当立项,行政财政都要跟上。就算不给经费,给个立项牌总行吧?由人家自己去争取或进行预期成果转让争取风险投资,要让发明人能看到有收获的希望,增强信心……只要有申报,没有负面效应就可以审批立项,免了一些条条框框,减少发明创新的各种障碍,鼓励对成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