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情感动物,理解与接受现实有一个过程。过了一段时间,越浩就感受到了莹阿姨的关爱。
高中三年级上期末考试期间,越浩在声讯网络中和培伦做了沟通,这标志着越浩更长大成熟了。越浩说:
“老爸啊,我听奶奶说,你拿了张200元的购物卡给她?”这是前些时间,培伦办了一张购物信用卡,原来都是给奶奶拿去采购食物和生活用品,现在和莹结婚后,培伦第一次将购物信用卡给了莹。
“奶奶说她自己都不晓得有这200元的卡。”“她还给我买了不知道多少零食呢,呵呵。”“怎么说呢……”“老爸你留意点吧,我经常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不过你说没事我就不再多说什么。”培伦感受到了儿子对自己的理解和担心。
“不过就有点奇怪的感觉,哈哈,什么时候没有了就好了。”“你也知道,我不吃零食的。200元倒是可以买不少小白菜、猪肉、鸡蛋、牛奶啥的。”“有次说去看电影,你在那边准备要走了,我在你卧室里玩着电脑。她走进来,问我去不去看电影。我想了想说不去。那次就你们两个人去看的电影。”“她后来对我说再见时,我在里面听到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哈哈,就是这种感觉。”“好像又说多了,还是小心点。”“好了,88。”
“啰唆一句,我上网查了下,电脑这个东西的价格波动不大,可以的话还是早买好。”越浩喜欢玩电脑,希望培伦给他换一台性能更好的,并且说了已有两个月了。培伦考虑到越浩的学习,一直没有同意。但是越浩不死心,总是不忘记,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势。
“另外,之前你说的要在那边买个电脑,对了,这里,我也听出了异样的感觉。”“呵呵,我想老爸你为啥非要神戳戳(我真觉得你神戳戳的,话有点直)的去买电脑?一台电脑够了嘛。我就觉得是不是她想去买台电脑什么的,所以当时我的话语也有点冲动了吧。”培伦当时给越浩说的想法是再买一台电脑,自己书房放一台,家里公用一台。但是越浩认为家里一台电脑已足够用了,不必要再多买,并且认为这是莹阿姨的要求。越浩不清楚,莹阿姨从来没有提过要培伦给她买电脑。越浩还不了解莹阿姨是一个比较节俭的人。
“老爸你觉得她心地善良,咋说呢……老爸你还是留点意,这边有的是奶奶和我,我读高中了,这边是真心的。”培伦理解越浩说这话的意思,因为血缘亲情关系和多年的生活,越浩才说出这样的话。但是,培伦也明白,这孩子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毕竟是一个孩子。如果越浩明白,爸爸和莹之间也是婚姻关系,是组建的家庭,和大家成为了一家人,并且要生孩子了,以后生下的孩子就是他的小弟弟或小妹妹,相信越浩就不会说出这种话来了。
“小心点吧,注意休息,还有3天期末考试就完了,到时候放假了就解脱了,哈哈。”
培伦听了儿子的留言,感觉儿子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了。父母的婚变对子女是不幸的,但是自己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对儿子来说也算有幸。经历了磨砺的孩子成熟早,既是好事,也是遗憾。培伦对多年来的坚持感到了一点点欣慰,希望这种欣慰能够持续,直到看到孩子长大成人独立地走进社会。培伦留言回复说:
“儿子的话,老爸都明白。有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各人有所不同,至于感觉异样,我也理解。坦然点哈。我只是希望你能平静地学习。以后工作了会面临许多复杂问题,不过,老爸也看到了你未来会在工作中做得很好的。老爸还是高兴的。莹阿姨给你买东西,你感觉不太实用,那是因为沟通少了。这方面很好处理,多交流多说话就是了。如果不沟通,不了解,那有时就会好心做坏事。”
“儿子你要坚持优点哈。电脑问题好说,主要是要有好的生活习惯,不能因为电脑网络就影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过年了给你发红包。努力学习。”
“除了学习,还要学会多交朋友,识别朋友!各种各样的人都要面对和接触,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相处哈。”培伦希望越浩全面发展,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你就要当大哥了,要做好表率哦。”
“一代更比一代强,超过我,超过你妈,超过你叔叔哈!”这是培伦对越浩最低
的期望。其实,哪一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后能做出一番事业呢?
“老爸给你说话也只有这样子了,老爸毕竟要一天天变老,你却是一天天长大,未来生活和事业是你自己创造的。记住一句话:坦然面对,大胆做事,不怕事,善做事,善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奶奶一天天变老,身体也不如从前了。以后你要工作,走进社会,奶奶身边需要有人陪伴。钱的问题,采购也不可能都是奶奶去做,慢慢地要习惯改变哈,让陪伴的人多做点,让奶奶享受一下清闲。我会有分寸地处理事情的,不要太担心,以后多关心奶奶哈。”
“祝愿你考出好成绩!”
培伦听了越浩的留言,回忆起莹的真情与越浩成长中的故事,心中泛起了幸福的暖流。
培伦给莹说起这次对话,莹说:“正常!孩子没有这种想法才不正常。这小子以后有前途。”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浩慢慢理解了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接受了现实,对待父母也更理智了,特别是对一直爱护着他的奶奶,越浩更是万分尊重。父母的爱深深浸入了越浩心中。越浩在遇到事情后,总是向爸爸诉说,得到了爸爸的关心和支持。培伦时常给越浩讲先人祖宗的故事,希望能对越浩的成长有所帮助。后来二儿子逸恒出生了,培伦也时常给逸恒讲祖宗的故事,讲前人遇到挫折,不但没有垮下去,还把挫折当成动力,当成灵感产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