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6章 面对现实(1 / 2)

天峰和喻箐离婚的事公开了,同事、朋友都投来诧异的目光。有同事问:“你怎么就放弃了喻箐呢?这样的老婆可以嘛。”

“我不要了。这样的女人谁要谁娶吧。”

天峰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伤感,同时也知道同事并不了解天峰下决心放弃喻箐的根本原因。他有个一贯正直的朋友阿明说:“是啊,你也真是就遇上了。”

“遇上就遇上吧,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生活拐了个弯嘛,扶正了重来。”“你还真是会想哈。”

“这就是现实啊。”天峰心里想,这是一种社会群体感情现象,是社会常态。

“嗯,是的。不过对看重感情生活的人来说,特别是对一个女人来说,婚姻感情特别重要,涉及的不仅仅是感情重组问题,更是一系列的感情与家庭生活问题,是社会问题。”

“所以国家才那么重视家庭观、婚姻观的教育,要不我们的传统思想怎么存在了几千年呢?两性社会,感情与婚姻处理好了,对政府管理来说就少了许多社会问题。”

“一个女人,要做水性的女人无可厚非,那是一种境界。但是要做一个杨花的女人,就得牺牲婚姻与家庭!”

“那也许也是一种人生的追求,或是境界吧。但是,在爱情的路上东张西望,好高骛远,上蹿下跳的,东一船西一脚的,都会过得不好,总是与后悔和心痛相伴。”

“不过既要保全婚姻家庭,又想杨花,那一般是不可能两全齐美的事情。要做到这样,必须要有超常人的心态与行为艺术。可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几乎不可能。”

“是啊,既要立忠贞牌坊,又要做浪荡婊子或婊哥,那怎么可能,不合乎规律嘛。但是,很多人都有这种人性的原始冲动……这是人的物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从物性来说,自然物性就是这样,没什么对错之分,反而是一种物性自然美。从社会性来说,会引起对人的物性损伤,因此道德要求行为得自制,而自制又危及物性美得不到实现。人就是这样游走在这两条线上,忽左忽右,各有其得失。”

“说到底还是一种心态,人要出世,也要入世才行,那才是最高境界。用辩证的思维来看,总有道理。用旦论的观点看,那就是自然,包括社会上的一切都是自然。遇上了是自然,没遇上也是自然,顺其自然吧,在自然中努力了就行了,最后都在物质的循环中成为历史,埋入时间,了了。”

虽然,离婚是很正常的,也是普遍的事,但是一旦落在自己身上,还是难以接受的。当看见别人离婚时,自己没有亲身体会,去安慰别人都是出于情谊,毕竟与己无关。可是自己真正遇上了,就是不一样的感受。凡事只有身临其境,才知个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