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7章 暮思(1 / 2)

午后的阳光透过梨树枝桠,在青石板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杨大哥,我可以给你跳支舞吗?”离别的最后,梅苏站在杨家小院,鼓起勇气对杨东说道。

杨东挑了挑眉,跳舞,他好像有很多年没见人跳过舞了,他这种俗人似乎只记得第三套全国广播体操。

“可以的。”杨东微笑着说道。

梅苏换上了她最珍视的芭蕾舞裙——那是一条湖蓝色的纱裙,裙摆上缀着细小的水晶,随着她的动作折射出粼粼波光。

没有音乐,只有风吹过梨花的轻响。

梅苏踮起脚尖,手臂舒展如天鹅振翅,每一个旋转都带着小心翼翼的克制。

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廊檐下的杨东,但对方只是懒散地倚在藤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枚他小时候的兵人玩具,眼神平静得像在看一场再普通不过的表演。

当梅苏完成最后一个腾跃,气喘吁吁地停下时,杨东放下兵人玩具,轻轻鼓掌:“跳得不错。”语气真诚。

陆清雪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擦着的瓷碗映出她微微摇头的模样——这个神秘而强大的男人,总是这般不解风情。

梅苏弯腰谢幕时,一滴汗珠顺着下巴砸在地上。她知道这支舞永远不会得到期待的回应,但至少,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心意。

傍晚收拾行李时,她偷偷在客房枕头下塞了张字条,上面写着舞蹈教室的地址——尽管她清楚,杨东大概率永远不会出现在那里。

梅苏离开后,青石板上留着几个浅浅的足尖鞋划痕,很快便被梨花掩盖。

申元通会帮杨东整理房间,老人发现那张字条,想了想还是收进了放杂物的檀木匣——那里已经躺着几封类似的书信,最早那封的墨迹都已褪色。

很多年后,当梅苏成为国家剧院首席时,有记者问起她成名作《青衫客》的灵感来源,她只是望着镜头微笑:“那是个...永远听不懂掌声为谁而响的人。”

某梨花落尽的时节,杨东偶然在电视上看到梅苏的演出。镜头扫过她脖颈间的蓝水晶项链时,他忽然想起那天院子里转瞬即逝的粼粼波光。

梅冰在大学生村官陈玉瑶和杨东的帮助下,重新拍摄了有关云雾山脉中妖怪仙草“谣言”的视频,澄清了影响,降低了云崖镇的热度,却也避免了更多好奇的游客进山送命。

午后阳光洒在云崖镇政府的宣传栏上,新贴出的《关于禁止擅自进入云雾山脉的公告》墨迹未干。

梅冰站在摄像机前,身后是大学生村官陈玉瑶和始终懒散靠在老槐树下的杨东。

陈玉瑶穿着印有“努力奋斗,到基层去”字样的T恤,手持地质局出具的《云雾山磁场异常报告》,逐条解释“仙草”“妖怪”等传闻的科学成因:“九叶还魂草实为荧光蕨类,致幻现象源于瘴气中的麦角菌...“

镜头扫过杨东时,却总是会模糊成马赛克,怎么调整也没用——这段未剪辑的素材后来在镇政府硬盘里莫名消失。

梅冰展示自己脖颈上未消退的青紫色咬痕:“这不是特效!当时如果不是...”她突然噤声,看了眼杨东,“总之进山真的会死,还有山上有很多毒蛇,很多很多。”

画面穿插申元通提供的某年县志记载:三月雾起,七人入山采药,唯疯癫者归,言见青衣神人食其同伴。

视频发布后,#云雾山真相#话题阅读量破亿,但直播平台主动限流,热搜位置被明星八卦取代。

云崖镇民宿预订量下降60%,但陈玉瑶的政务账号收到二十多家科研机构合作申请。

杨东的警告:拍摄间隙,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巷子说了句“再敢诱人进山,下一个炼成丹的就是你”,阴影里传来菌丝小人“叽”的惊叫。

公告栏玻璃反射出梅冰离去的背影,某年同位置曾贴过《禁入山狩妖令》,泛黄的旧纸与崭新公告重叠如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