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温柔:“他看到现在的样子,一定会欣慰的。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他当年想做的——让流通成为日常,让希望传递到每个角落。”
几人正说着,村口的路上走来一群穿着陌生服饰的修士,他们的衣袍上绣着海浪的图案,脸上带着些疲惫,却难掩兴奋。为首的修士看到青石板上的微光,快步走过来,对着赵山河和苏晴深深一揖:“请问是青阳城的物流同盟吗?我们是东海群岛的修士,顺着天地间的‘流通’法则找到这里的,想接入万界物流网络!”
赵山河和苏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喜悦。苏晴拿出“节点名录”,翻开新的一页:“当然可以!先说说你们的需求,还有能提供的物资,我们现在就帮你们激活节点。”
“我们需要疗伤丹和粮食!”东海群岛的修士急切地说,“之前群岛被海浪围困,物资运不进来,现在有了物流网络,终于不用怕了!我们岛上有很多深海的珍珠和珊瑚,还擅长航海,以后也能帮着传递海上的物资!”
林风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想起了当年落霞镇修士找到青阳城时的场景,心里涌起一股熟悉的暖意。他走到青石板旁,拿出一张新的“流通符”:“我来帮你们激活节点吧,很快就能把疗伤丹送过去。”
东海群岛的修士们看着林风贴符、默念口诀,看着青石板上亮起的光带,看着疗伤丹顺着光带消失在远方,脸上露出了震撼与感激的神情。为首的修士再次对着他们鞠躬:“谢谢你们!以后我们也能成为‘法则快递员’,帮着传递物资了!”
中午的阳光越来越暖,月牙村的物流站渐渐热闹起来。村里的百姓们送来了自家的特产——刚摘的蔬菜、新磨的面粉、晒干的草药,委托“法则快递员”送到其他节点;外地的物资也顺着光带源源不断地送来——清风镇的麦饼、落霞镇的糕点、黑石岭的法器碎片,堆放在物流站的角落里,等着百姓们来取。
林风忙着登记配送需求,偶尔停下来,指导几个想学习配送的年轻修士如何感知“流通”法则。他发现,这些年轻修士虽然修为不高,却对“流通”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很快就能掌握简易的配送方法,就像当年的他一样。
“林风小哥,你看这个符画得对吗?”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姑娘举着一张刚画好的“流通符”,跑到他身边。小姑娘是村里的孤儿,之前一直跟着茶农生活,现在也想成为“法则快递员”,帮着大家传递物资。
林风接过符纸,仔细看了看,笑着说:“画得很好,就是这里的纹路可以再顺着法则波动画得流畅些,这样能节省灵力。”他拿起笔,在符纸上轻轻描了几笔,“你再试试感知节点的脉络,跟着脉络的节奏画,符纸的效果会更好。”
小姑娘点点头,认真地按照林风说的方法画了起来。林风看着她专注的样子,心里突然想起了蒯迪元——当年,师父也是这样耐心地教他画符,教他感知物流网络的脉络。虽然现在不能再见到师父,但师父留下的“流通”理念,师父教给他的配送方法,都在他的手里,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下午的时候,赵山河和苏晴要去清风镇检查节点,林风送他们到村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林风转身回到物流站,继续忙碌着。夕阳西下的时候,他送完了最后一批物资——是给极北冰原的雪莲,苏晴说要用来改良疗伤丹,以后就能更好地治疗修士们的旧伤。
青石板上的光带渐渐淡去,林风收起符纸,背着布包往村里走。路上,他遇到了那位挎着竹篮的大婶,大婶笑着告诉他,张奶奶已经收到了热乎的馒头,还托她带话,谢谢“法则快递员”们。
林风笑着回应,心里暖暖的。他知道,现在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没有法则紊乱的恐惧,没有物资匮乏的担忧,每个人都能通过“流通”法则,连接起远方的伙伴;每个“法则快递员”的忙碌,都在维护着这份安稳与生机。
夜色渐深,月牙村的灯光亮了起来。物流站的窗户里,还亮着灯,几个年轻的修士在里面学习画“流通符”,讨论着如何更好地感知节点脉络。林风站在窗外,看着里面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新时代的物流,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每一个“法则快递员”的坚守;万界的流通,不是某一个节点的支撑,而是无数个节点的连接。就像当年蒯迪元带着玉牒开始的旅程,现在,这份旅程被更多的人延续着,被更多的人守护着,在新天道的法则里,在万界的天地间,传递着物资,传递着温暖,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