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城的午后,阳光透过新抽芽的树叶,在地面织就出斑驳的光影。广场上,百姓们正忙着晾晒新收的粮食,金黄的麦浪在风中起伏,几位老人坐在树荫下,用新磨的面粉揉着面团,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麦香。修士们则在物流节点旁忙碌,有的在记录物资流转情况,有的在指导百姓使用简易的灵力传送装置——那是苏晴根据玉牒核心算法改良的,不用复杂操作,只需注入一丝灵力就能启动。
蒯迪元坐在古树下的石凳上,手里捧着“造化玉牒”。这台陪伴他们走过无数生死的“物流终端”,此刻外壳上布满了细密的裂纹,像一块即将碎裂的玉石。屏幕上的光芒比之前黯淡了许多,却依旧顽强地亮着,显示着“物流网络覆盖进度:98%”,最后的2%,是位于极北之地的冰原节点,那里的修士昨天刚传来消息,物资传送通道已搭建完成。
“终于快全覆盖了。”蒯迪元轻声说,指尖拂过玉牒外壳的裂纹,能感受到里面传来的微弱震动——不是之前规律的运算震动,而是能量即将耗尽的“喘息”。从注入情感数据包,到见证天道逻辑重构,玉牒承载了太多超出其极限的力量,就像一盏燃尽了灯油的灯,只剩下最后一丝微光。
苏晴端着一碟刚蒸好的麦饼走过来,放在石桌上:“极北的传讯符刚到,说最后一批御寒的棉衣已经送过去了,那边的修士说,有了棉衣,这个冬天就能安稳度过了。”她看向蒯迪元手中的玉牒,目光里带着一丝担忧,“它的状态好像不太好,裂纹又多了几道。”
蒯迪元拿起一块麦饼,咬了一口,麦香混合着淡淡的甜味在舌尖散开——是用月牙村新收的麦子磨的粉,里面还加了点蜂蜜。他点了点头:“它撑到现在,已经是极限了。之前强行融合情感数据,又承载着连接天地节点的力量,核心早就超负荷了。”
赵山河从城外回来,身上带着些泥土,手里拿着一株刚采的草药:“我在山脚下发现的,之前这种草药只在南方生长,现在居然在北方也能活了,新天道的法则确实不一样了。”他看到玉牒上的裂纹,脚步顿了顿,“它……是不是快不行了?”
蒯迪元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抚摸着玉牒的屏幕。屏幕上突然弹出一行字,不是冰冷的提示,而是带着温度的“日志”:【物流网络搭建完成度:100%。核心使命:完成。剩余能量:3%。即将启动“数据散逸”程序——核心算法、网络概念、情感数据,将融入天地法则,形成“无形网络”。】
“它早就知道自己会崩解。”蒯迪元的声音有些沙哑,眼眶微微发热。从清风镇的第一次配送,到青阳城的最终决战,玉牒像一位沉默的伙伴,陪着他们走过了最艰难的路,现在使命完成,它也要走到尽头了。
林风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画满节点的符纸,那是他根据玉牒上的物流网络图临摹的,虽然线条稚嫩,却把所有节点都标注了出来。“师父,你看我画的网络图!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给大家送物资!”他凑到蒯迪元身边,看到玉牒上的裂纹,笑容瞬间僵住,“师父,玉牒怎么了?它是不是坏了?”
蒯迪元把林风抱到腿上,指着玉牒屏幕上的日志:“它没有坏,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要变成另一种样子,继续陪着我们。”
就在这时,玉牒突然震动起来,外壳上的裂纹开始发光,淡淡的金色光芒从裂纹中渗出,笼罩了整个古树。广场上的百姓和修士们都注意到了这边的异常,纷纷围了过来,看着那台熟悉的玉牒,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那不是蒯仙师的玉牒吗?怎么发光了?”
“上面好像有裂纹,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千万别坏啊,我们的物资还靠它传送呢!”
议论声中,玉牒的光芒越来越亮,屏幕上的“数据散逸”程序正式启动。无数道细微的金色光点从玉牒中涌出,像萤火虫一样,朝着四面八方飞去——有的飞向物流节点,有的飞向农田,有的飞向百姓手中的符纸,还有的飞向天空,融入了新的天道法则。
蒯迪元能清晰地感受到,玉牒的重量在一点点减轻,外壳上的裂纹越来越大,却没有发出刺耳的碎裂声,反而像花瓣凋零般,带着一种温柔的决绝。他能“听”到玉牒最后传递来的意识——不是悲伤,而是一种释然的“安心”,仿佛在说“我完成任务了,接下来就交给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