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10章 九品十三花(2 / 2)

十三花中,白肉被切成如纸薄,用筷子夹上一片,不用特别打光都可以看到呈现出半透明的色泽,蘸料失了色,这让沈常念第二次觉得厨子刀工不错,但是烹饪跟不上。

远一点的油炸豆腐丝,豆腐本身不是用卤水点的,而是用浆点的豆腐,质地细密,轻易不散,切薄片都可以油炸不碎,这和之前和封霆外出,在阮幺妹他们那边食用的一种豆腐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核心位置是鲶鱼。

黄河水在这陕城境内平稳缓慢,这给鱼类等水产提供了良好栖息环境,故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西北人最淳朴的烹饪手法,将大块的黄河鲶鱼炖的汤浓味美、肉质细嫩。

据身边的“真”客人小哥说,将黄河鲤鱼切片生食,食用时鲤鱼鱼鳃还在动,鱼还活着,这样的技法屡见不鲜,只是婚宴不好这么整。

沈常念就打算回了客栈,买几条新鲜的来练练手。

鱼生啊,师傅提过,沈常念不大喜好生食便没特意钻研,师傅说过琉球、高丽多次派遣“遣唐使”来长安学习文化、宗教、艺术等多种知识,也将陕菜的制作技艺带回国内。

后辐射到倭国,棒国。

脍炙人口这个成语,脍就是用精湛刀工切细的肉,炙为烤熟的肉,两个来学习的国度,一个用脍发展出以新鲜食材配合完美刀工独树一帜的料理,一个用炙发展处烧烤带酱风味独特的料理。

也就是一个喜好生食、冷食,一个喜好炙烤、酱汤或者酱汤各种炖。

受地域限制和食材稀缺,以及人才的一个限制,他们是没办法传承出各大菜系成千上万道菜的,川渝的泡菜种类,东北的酱料种类,估摸着就是他们的国宴级别了。

以为巴根吃得多,沈常念比较擅长打交道,就去了后厨,不多时端出来人家备用的菜,这才让一桌两个大饭缸吃饱。

离开酒席后,好些人还在讨论,这几个是谁家的后生,那么壮实,也没见和哪个女眷打招呼啊。

完全不清楚,这四个人就是十两银子混进来吃席的。

走出去老远了,沈常念莫名笑起来,巴根跟着傻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

“真好玩,下次还去。”

沈常念次日果真做了鱼生,但是吧,除了阿斯尔,其他三人同时都表现出来,吃不惯。

于是炖了几条大鱼,贴了一圈玉米饼子,复刻了昨天的猪耳朵,解决了一顿饭。

他们在这个小镇没有待多久,因为一路上吃的菜,好像基本都是烩菜和羊肉,这里和蒙郡的口味竟然还挺像的。

一路上,四人还自己打猎烤,要是打到鹿肉了,心照不宣吃完散伙,明日再会。

路过一个村子,没吃完的肉分人家一点,倒是吃到了一个比较惊艳的农家菜,他们叫夹板。

肉切成块加生姜和葱段剁成肉末,土豆也剁碎加到肉馅内,加花椒末或五香粉、盐、搅拌均匀,鸡蛋液摊成饼后,混合淀粉,把内馅铺平,加盖鸡蛋饼,洒粉,切开成菱形,下锅油炸。

刚出锅了一碗,人家就给客人送出来尝尝。

确实很好吃,有点肉丸子的意思,但又自带一股风味。

后来上桌就不是炸的了,人家炸好是用来烩菜的,沈常念吃着觉得不如之前炸好的那一碗,估计后来他们做新的夹板,就是菜比肉多了,这个东西肉多点菜好吃呢。

所以再出发的时候,沈常念炸了一锅肉多的夹板,多出来的馅就做肉丸子。

成品太多,留了一部分给借宿的这家孩子。

后来他们吃了五天才舍得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