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些粮食都是谢峥想办法从南面买来的。而且还是高价买低价卖。
之所以赔本售卖,就是希望诏煌城百姓和城外的灾民能填饱肚子,天灾虽无情,可人是有情的。
谢家只是想尽绵薄之力救济世人。
虽然有人怀疑这个说法的真伪,可谢家粮铺确实没有涨价,这点毋庸置疑。
而别家的粮铺已经无粮可卖了。
若是谢家粮铺涨价其实也无可厚非,大家也只敢嘴上骂句奸商,该买粮食还是要买的。
可谢家的粮铺非但没有涨价,而且供应的糙米也比别家粮铺的糙米质量要好。
这真是东西又好又便宜了。
达官显贵家中余粮多,并不需要经常买粮,所以对这个消息反应更大的是那些经常来谢家粮铺买粮的普通百姓。
他们为此义愤填膺。觉得熙和帝简直老糊涂了。
皇帝老子为什么罢了谢二公子的官。
谢二公子哪里做的不好吗?
城外的灾民都是谢二公子出面安置的。
他们有些人悄悄去城外看过,灾民们见到谢二公子,哪个不是跪地磕头感谢谢二公子的活命之恩。
人家谢二公子把灾民都安置好了,那个五皇子出来捡现成的便宜。
皇帝老子好算计啊。
不过两三天的时间,谢煜在诏煌城的名声竟然一落千丈。
以前还有人觉得这位五皇子倒也算是个谦谦君子。
好歹不像一些王孙显贵尽做些恶事。
五皇子以前似乎挺喜欢结交朋友,出手也算阔绰,人缘还算不错。
可自从他接手城外赈灾之职后,背后不知道多少人骂他小人得志。
如果只是被骂上几句,谢煜真的占了大便宜,谢煜也不会如此窝火了。
可是……
“殿下,粮食还够那些灾民吃上十余日。
可冬衣不够了。
昨天又来了几百灾民。
帐篷也不够住了,属下已经让那些年轻男人将帐篷腾出来给女人和孩子住。
这几天天气越来越冷了。
没帐篷,夜里恐怕会冻死人。”
谢煜焦头烂额。
为什么谢峥看起来轻松闲适的很。
从没见谢峥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几万人的粮食和冬衣,谢峥都有法子解决。
可换成他负责赈灾,却是处处捉襟见肘。粮食没有,冬衣没有,帐篷不够。
人手不足,银子不足,甚至不管他开口要什么,那些衙门都推脱再三,要的急了便直言没有。直说谢二公子当差时,可不会红口白牙张嘴就要东西。
谢峥的东西难道不是要来的?
还有那个姓闻的老东西。
每一两银子都要追查去处。
但凡哪笔银子有些错漏之处,哪怕短了百十两的小数目,都要派人来质问一番。
谢煜何曾受过这样的鸟气?
“死就死,不过死上几个灾民罢了。反正他们活着也是浪费粮食。”谢煜烦躁的道。
下属不敢开口。
这话若是让那些灾民听到恐怕要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