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十斤糙米,十斤杂面。”
“我也要十斤米和十斤面。”
“……”
宋泉缓缓吐出一口气。“一个一个来,大家排好队,都有。我们铺子粮囤的多,能供应上。”
直到晌午,终于快要闭店了。李掌柜一边算账一边叹气。
这世道啊。整条街道,只有他们桃源粮铺还在开业。
其余的铺子都关门了。
连隔壁街的粮铺也无粮可卖关门大吉了。
不知他们的囤粮能卖到几时呢?“掌柜的,后院粮仓见底了。咱们得出城运粮了。”小伙计从后门跑进来,附耳道。
李掌柜脸色变了变。
这时候出城运粮可不太容易啊。
“阿泉,得去庄子运些粮食了。”
李掌柜扬起喊宋泉。宋泉应声:“我算计着也差不多该去运粮了。我一会就出城,天黑前一定回来。
庄子上有护卫,我去求一求老太爷,让护卫护送一趟。”
前几天城外还不那么乱。
运粮车还能顺利进城。
可最近听说城外灾民越来越多了,朝廷的粮食已经供应不上了。
宋泉有些自责,他该提前多运些粮食进城的。
“你也不必自责了,咱们后院都用来囤粮了。
再多的粮食也无处安放。
这阵子你是最辛苦的,一日不得歇,晚上还得去看守粮仓。”小伙计们轮流守粮,唯一一个不轮职的便是宋泉。
他不放心,每晚都要睡在粮仓里。
有个响动就会惊醒,也确实有几泼贼人,被宋泉提前洞察,招呼伙计们将人驱走了。
“这是属下的职责。掌柜的放心,粮食一定能顺利运回来。我们明天一定能按时开张。”
简单啃了块饼子。
宋泉便带着几个小伙计出城了。
宋老太爷的小院里。
宋老太爷和苏老相对而坐。两人面前只摆了简单的一菜一汤。
苏老叹气:“多亏了依依那丫头。给咱们私学送了不少粮食。
要不学生们恐怕得饿死。
这时候便是返回家中,恐怕家里也没有余粮了,留在咱们私学还能勉强填饱肚子。”
私学并没因灾情而停滞。
相反的,宋老太爷又开门收了一批学生。
有几个逃难来的穷学生,一路走来人瘦的脱了形。勉强熬到此时也快山穷水尽了。
手无缚鸡之力,能活着走到诏煌城已是他们的造化了。
混在灾民中,还不及妇人来的有用。
妇人还能缝衣服做饭。
这些读书人却连锄头都挥不动。
宋老太爷见此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便开了私学大门。
招了近百学生入内。
管吃管住,还有先生教导学业。
可相应的,私学压力陡增。
就算宋老太爷和苏老如今也跟着清粥小菜,精米也换成糙米了。
“世道艰难,我们只能守备互助。会熬过去的。”宋老太爷活了一把年纪,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便是前几天灾民围了庄子,宋老太爷也没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