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谢峥趁机甩掉这个累赘,如今重归户部,已成了闻尚书的左膀右臂。
这次赈灾事宜,皆由谢峥统筹。
这可比戳在殿上抱剑来的实际多了。
段家上下夸宋依依。宋家上下却都在夸谢峥。尤其是宋老爷,把谢峥缉凶之事当成了段子说给宋夫人听。
听得宋夫人时而瞪大眼睛,时而面露忧色,替谢峥捏了把汗。当得知刺客已被关进大理寺监牢,谢峥连夜在审的时候,宋夫人一脸的自豪之色,那可是宋家的女婿,所谓一个女婿半个儿。
可听宋老爷提到刺客多半是个死士,而且还被割了舌头时,宋夫人面色白了白。
死士,割舌,似乎还是个不识字的。
这怎么审?
没人觉得谢峥能审出什么来。
便是太子也不觉得谢峥能从刺客口中审出什么。所以事情最终还是个僵局。
这一夜诏煌城里外都一片喧闹。
城里太子遇事之事传的沸沸扬扬,有人看到太子三个伴读都受了罚,觉得太子恐怕凶多吉少了,自然便有人动了花花心思。
城外则是又突然到了一大批难民。
新到的难民看起来比最初来的难民情况要糟糕很多,很多都染了风寒,再加上路上缺衣少食,终于到了诏煌城身体便垮了。
一头栽倒便再也爬不起来了。
虽然城外安排了不少人手安置灾民,可这三更半夜染病灾民突至,还是让场面混乱至极。
篝火烧了一整夜。
诏煌城大半的郎中都应召而来,在帐篷里进进出出的忙碌了一整晚。
直到天边朝霞露出淡淡的粉色,才将灾民安置好。
不少人累得瘫软在地,望着朝霞一双熬的通红的眸子露出淡淡的希冀之色。
天亮了,又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天总会充满希望。
当天熙和帝在大殿上说出太子遇刺之事,诸臣哗然。
而后熙和帝表示太子已经脱离险境,诸臣无不露出庆幸之色。
而后有人提起凶徒,做为大理寺少卿,宋大人站出来说凶徒已经落网。
只是凶徒是个死士,这话一出满殿皆惊。
就在诸臣以为此事已经陷入绝境之时,宋大人话音一转,语气带了几分欣慰的说道。
昨夜谢峥连夜提审刺客,竟然真的从凶徒口中出问了幕后之人的身份……
此话一出,整个大殿一片死寂。随后很快有人露出庆幸之色,有人则目光闪烁。
东宫。
太子已经转危为安,段香君亲自送御医出门,御医有些惶恐,不过心里却是觉得十分受用。
太子侧妃亲自相送。
他就算在东宫苦守一晚,也觉得值得。
送走了御医,段香君含笑拉着宋依依的手。“依依,殿下已经脱险了。”
“我说过殿下洪福齐天,必定能逢凶化吉。”
“你说的真准。殿下今日已经能用些饭了,御医说最多七八日便能下床走动了。
一个月后便能痊愈了。
刚才母后派人来传话,说刺客不仅抓到了,而且已经招供了。
很快,便能把暗中谋害殿下之人绳之以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