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71章 荣昌白化猪(2 / 2)

可……我们家乡的农业模式能成功吗?

第一位员工鼓起勇气发言:“梨总,我老家养殖水牛,但现在出欧美市场进口牛肉算下来比我们自己养殖还划算呢。”

国际冻货市场上什么没有?他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都常常网购便宜的冻货,除了不新鲜,除此之外物美价廉。

可作为生产者那不就吃亏吗?

注定会赔钱呢。

另一位员工也举手:“我也是梨总,我老家养殖稻花鱼,产量本来不高,再者除了本地人没什么外人会捧场。”

大家都没怎么听过稻花鱼,怎么会消费呢?

他这场投资还没开始就得失败。

可是梨总却满不在乎:“你们只管好好做,亏损还是盈利那是公司的事!”

或许梨总这么决定有自己的理由吧?员工们都懵逼了,稀里糊涂选择了相信梨总。

毕竟梨总多次带领公司创造奇迹,肯定不会乱来。

梨总这么决策,肯定自有她的道理!

100个不同的特色农业项目,梨歌一口气就把这些项目都投资了100万。

总共花去了1个亿!

电影赚来的净利润终于花下去了一部分。

梨歌这才感觉日子舒心了不少。

而且种子库也在持续花钱,梨歌请石广过来帮忙养殖50头荣昌猪,力求给种子库的动植物给最好的生存条件。

种子库大肆花费,梨总毫不手软。

桑坛却有些惭愧。

他当初答应来做这个项目,一半是私心想离着眉眉近一点,另一半是搜寻各种珍稀动植物种子符合他的理想。

开始工作后也的确完成了自己的理想:不用跟无用的人和事打交道,只用埋首研究农作物就好。

这段日子他搭建了两个课题,搜寻了不少实验数据,想写点专业论文。

从个人角度这个工作简直就是仙品,但站在公司的角度呢……

种子库已经花了200万,每月还在花钱,这对没有国家补贴的公司来说太难了。

公司是什么?桑坛还记得自己学过的知识点“公司是盈利组织。”

现在公司变成了一个慈善组织,这怎么行?

桑坛固然不食人间烟火,但也有良心,不想看着梨歌的花费就这么打水漂。

他忧心忡忡,渐渐有了点心事。

直到有天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对方是他的一名老同学,目前在听觉医学领域做研究,语气里尽数是被科研折磨的沧桑:“唉,最近满世界都买不到实验对象。愁死我了,难道博士毕业不了了?”

桑坛随口问:“买什么实验对象啊?不就是哺乳类吗?这不很容易。”

“别提了,我要买荣昌猪白化变异个体,满世界都买不到。”老同学沧桑又憔悴,“奇了怪了,明明去年还有很多……”

“你要买什么?”桑坛一下坐直了,“什么猪?”

“荣昌猪白化变异个体啊。”老同学愁眉苦脸,“就是一种重庆本地猪,它变异种纯白蓝眼睛耳聋,跟人类一种耳聋有点像,可以拿来施药……”

他习惯絮叨了一大堆,忽然反应过来:“嗨,我跟你说这个干嘛。”

“有用啊。”桑坛回答,“我这里有200头荣昌白化猪。”

“哐当。”老同学的手机掉到了地上。

*

等梨歌知道时,已经是车厘子带着桑坛喜滋滋来报喜了。

梨歌差点没一口水呛着:“你说什么?”

“我们的猪卖出去了!”一贯冷静的桑坛都面带喜色,“哦对了,就是那个荣昌猪。”

荣昌猪?

梨歌回想起种子库各式各样的猪种,想起了这就是那种让杭子安追到重庆去的猪。

她理理思绪:“那猪不是有问题吗?怎么能卖出去?”

“你别告诉我是宠物猪?”千辛万苦排除了宠物猪的可能性,难道还能买走?

“不是食用,是实验用。”

“实验?”

桑坛仔细讲解:“因为这种猪耳聋。”

“是啊,你说过。”梨歌纳闷,“谁会因为猪耳聋就买猪啊?对方是需要耳聋仆人的涉密组织?”

“这种猪与人类遗传性感应神经性耳聋疾病有部分相似,所以课题组需要利用这种猪研究变异基因,为今后先天性耳聋进行基因治疗。”

“哈?”梨歌愣了。

“这种猪的白化成因与人类相似,以后可大量用作试验治疗、药物筛选。”

“因为我们一口气养了200头猪,导致市面上白化变异个体稀缺,现在价格都飙升到1万块钱一头了。”

因为买的太多所以垄断市场,导致价格上涨,最后猪卖出了高价。

“我们有200头,就是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