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42章 玫瑰园记事(1 / 2)

第142章玫瑰园记事

宫玉兰估算了一下家里的投入:玫瑰园种植开拓成本和投入两座厂的花费,还有全家人的劳动,加起来大约有250万左右。

所以她给自家算了三分之一的股份,剩下梨总出资500万,就算三分之二。

这合资公司的名字嘛,就顺理成章起了“花不完宫家玫瑰园”,糅合了两位股东的名字,其中把那位大股东放在前面。

随后就一心一意干起了亲戚手里转接的商务。

这收玫瑰花并不难,县城。

虽然遇上倒春寒,可仍旧能产出大量玫瑰。

宫玉兰走街串巷,嘴又甜人又麻利,很快就按照要求定下了1000斤的玫瑰花。

1000斤的玫瑰花堆放起来可不老少,好在还有自家厂子,因此进厂压榨。

镇上有压榨技术的技术员不少,因此很快就雇了两三个人来做工。

眼看着1000斤玫瑰花很快被带入压榨蒸馏机器,提纯出了淡黄色的玫瑰精油,宫家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这不就很快能交差了吗?

玉兰更是吃住都在厂里,用学到的那些专业名词严格要求。

成立日嘴里不是“理化指标”就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铜绿单胞菌”,惹得她哥老说她是不疯魔不成活。

最后产出了200斤玫瑰精油,玉兰喜出望外,看着装箱后连忙通知姑姑来核货。

表姑听说项目进展顺利也很高兴,随后道:“对方精油厂说让你改天发货。”

“哎!”宫石忙应下,现在对这位远方姑姑是极其信任。

“姑姑。”玉兰想了又想,还是忍不住问出口,“他们什么时候打款啊?”

表姑像是才想起这回事,干笑了一声:“这个啊,说不准。”

“说不准?”这回就连老实巴交的宫石都忍不住开口,“这不是应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吗?”

“他表妹夫,你这就外道了不是?”表姑笑道,“现在城里的人都讲究账期账期,都是先拿货再拿钱。”

“哪要是我们一定要先拿钱呢?”关艳艳忍不住开口。

“否则啊,那就不做你这门生意,否则就与旁人做。”

宫玉兰呆在原地,她没想到做生意还能有这么多门道,原以为压榨了精油给香水长就能拿钱呢。

这可如何是好?

她四处收购玫瑰,自己先垫了1000斤玫瑰,就是1万块钱。

宫玉兰长了个心眼:“我们这还有个大股东,我得经过她允许。”

表姑仍旧是不紧不慢笑:“你说你这个孩子,真是实心眼,她哪里管的上你这么远的事啊。”

“再说不就是一万块嘛。”

宫玉兰只笑却没松口,一万块钱看上去少,可对庄户人家来说就是一亩地一年的收成呢。

涉及金钱她不敢擅自做主,赶紧向梨总申请,梨总的回答当然是:“没事,给他们就行。”

宫玉兰虽然觉得梨总有些太大胆了,但就按照梨总说得办了,毕竟梨总在外面做大生意,动辄几个亿的项目,肯定会识别商业骗局。

1万块钱的精油送过去,对方香水厂很快就回了话:“这次的精油做得很好。”

表姑大喜,他们做供应商的,就怕下游客商采购科,今天要求相对密度、折光指数、明天问你酯值、冻点不达标,总之就是难缠。

以往表姑自己厂里的东西没少被骗,没想到宫玉兰这个新手歪打正着做出来的项目居然能通过审核。

“果然还是你们大学生聪明!”表姑竖起大拇指。

有了第一单成功的案例表姑满意下来,接二连三又给了宫玉兰几个她看不上的小单子。

几笔单子接完玉兰也增长了经验,于是就开始在外面接单子。

她供货的那家香水厂在业内都很有名,有了曾经给它们供货的经验这开拓新市场就方便了。

一开始那些大厂还爱答不理,后来看了宫玉兰出具的供货单子倒为之改观:毕竟那家香水厂历来要求苛刻,能通过他们的审核那说明宫玉兰品控上有一手。

再加上宫玉兰开价比别家都低,因此拿了不少订单。

对此宫玉泉很不满意:“妹妹这不是犯傻吗?好容易来个生意你还赔钱做。”

“生意前期当然要赔钱了。”宫玉兰铆足了劲不搭理亲哥,“我们无根无基,能搭上这些个大厂就已经很不容易,要想长久赚钱第一单生意就要降价赔本。”

“傻子!”宫玉泉对此评价只有两个字。

兄妹两人对公司的经营定位不同,难免发生各种争执,可爹妈都愿意相信女儿:“玉兰她读过大学,肯定有她的打算。”何况玉兰又拉来500万的投资,又找表姑找销路,让家里生意为之改观。

“哼。偏心!”宫玉泉愤恨。

宫家爹妈哭笑不得:“当初是你自己死活不愿意念书,说学习头痛,怎么今天倒赖起父母来了?”

“就是偏心!”宫玉泉恨恨,听不进去二话。

宫玉兰不搭理他,只专心做生意。

她做事认真靠谱,又处处用先进的理念管理公司,这几单生意居然都做得有声有色。

等到季度末盘账时候公司的净盈利居然到达了50万!

全家大喜。

这钱对大厂子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当地普通农民家庭来说那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怪不得闺女说要做生意,这几个月就赚了50万,比我们几年赚得都多。”宫石满脸的为闺女自豪之意。

就连宫玉泉这段日子跟妹妹不投脾气的人也忍不住替家里高兴。

50万呢!

他喜滋滋跟父母要钱:“爸,给我10万。”

“你要钱干嘛?”宫石极其警惕。

“这不是我在外也有朋友什么嘛,也要应酬往来,这吃饭喝酒不得花钱?再说都说咱家赚了钱,我出外也要置办行头衣服,免得被人给看扁了。”宫玉泉理直气壮。

把宫石气得不轻:“家里生意全靠你妹妹张罗应酬,你应酬个屁!”

关艳艳疼儿子,忍不住帮儿子开口说话:“总归也是大人了,你就别说他了。”

不过她也不愿意给儿子钱,而是哄儿子:“你这转年就要说媒娶媳妇呢,到时候这钱给你攒着买房。现在村里女子都要求在县城买房,不然不好娶亲呢。”

“惯得她们!”宫玉泉没拿到钱,不满嘟哝,“那些女的真当自己是公主呢?”

“你就少叨叨两句吧。”关艳艳堵儿子的嘴,“现在离婚带孩的妇女都不愁有人娶,大把的彩礼等着呢。”

玉兰看了一眼家里人。

虽然父母对她也不错,但多年传统思想让他们总向着儿子,这不,家里赚得钱立刻就想到全是给宫玉泉的,丝毫不提女儿的辛苦。

父母对她的好就像一张破雨伞,要说也总比没有强,但那风雨时不时漏下来打湿她全身。

要是涉及她自己也就算了,这中间涉及了股东的利益,难道就由着父母分配?

因此玉兰冷冷开口:“这钱可不是咱说了算的,咱家有1/3的股份,只能拿50万的1/3,其余都归花不完公司梨总所有,否则人家是有能力把我们告到法庭上的。”

宫家人一听还有可能会沾染上官司,一下就不吱声了。

警告完家里人,玉兰接着接单子。

她现在做多了业务单子,明白了行业标准,因此接的单子更多。

等到半年过去,镇上乃至县里已经都知道“花不完宫家玫瑰园”的名头,还代表村里的先进生产户去县城开了几趟助农会议呢。

半年结算,宫玉兰喜滋滋给梨总报账:“我们一共赚了90万的利润,按照分成您这边能分60万。”

梨总却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愉快,反而有点苦恼:“怎么这么多钱?”

不是一直在赔钱吗?

不是皮包公司吗?

宫玉兰不明所以,还认真给梨总解释:“主要是我有个亲戚提携了我们一把,我又顺势接了几单生意。”

梨总在电话那头“哦”了一声,听不出喜怒哀乐。

宫玉兰想,或许是梨总觉得盈利太小?

想想也合情合理,梨总是做大生意的人,一投资就出手500万,自己赚的60万在她眼里不过九牛一毛,不值得高兴也能理解。

因此玉兰想:接下来要更认真赚钱才行。

与玉兰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哥哥的嚣张自大,现在宫玉泉在外很是飞扬跋扈,还做了名片,头衔上给自己印了“玫瑰园厂长”,外面自称“宫厂长”。

玉兰请她爹娘劝劝她哥,但二老在这件事上倒都不打算出手,原因无他,他们认为男人嘛就要有个体面的职务。

玉兰为此头疼:她辛苦经营,亲哥在外面捣乱,这都不够添乱的呢。

再联想她爸妈的一些老观念,她索性自己想了个计策。

准备好之后她就跟爸妈摊开了谈:“咱们分家吧。”